烈陽化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德訓師編制裝備簡介,穿越時空之抗日獵人,烈陽化海,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出來的一批,根據目前的資料,截止到1936年

,中國總共從德國進口了31.5萬頂m—35鋼盔。

因為中國軍隊的機動方式主要還是步行,綁腿可以有限減輕長途步行的疲勞,因此綁腿成為中國軍隊不可或缺的個人傳統裝具,德式師也不例外,打綁腿,士兵配發黑色膠底布鞋,軍官配發皮鞋,高階軍官配發高統皮靴。

每個士兵標準個人裝具包括彈帶、水壺、乾糧袋和防毒面具,彈帶為帆布長條形,不同與德軍的皮製彈包,通常是一條長彈帶由肩上斜繞一週至腰間再繞一圈,最後以布條打結紮緊,可以攜帶20個子彈夾。也有少量採用兩條短彈帶或在胸前如x型交叉,或在兩肩下如v型分叉,或在肩上腰上各一條。很遺憾,德式師沒有配發二戰中德軍標誌性的個人裝具y形揹帶。水壺一部分是從德國採購,一部分是由國內仿製,橢圓形木塞蓋,肩揹帶。這與德軍所採用的系在腰帶上的金屬蓋水壺略有不同。乾糧袋為方形,揹帶跨肩,也與德軍系在腰帶上不同。防毒面具是採購德國的1930式面具,也有部分仿製的,但與德軍不同的是裝在帆布袋中,而非裝在圓筒中。但是不少照片資料上可以看到德式師士兵攜帶的防毒面具是裝在圓筒中,其實那是仿製法國的防毒面具圓筒容具,兩者區別在於德軍圓筒容具上是直向形增強條紋,而仿製法國的則是橫向形增強條紋。

編制序列

德式師的編制主要有兩大類,一是中央軍校教導總隊,這是一支裝備最齊全,訓練最正規的精銳之師,1937年11月擴編為3旅6團的甲種師,總兵力達三萬餘人,其中3個團即第1、第3、第5團為全德式裝備,另3個團(多為新兵)則在整訓之中。

基本編制如下:

師直屬炮兵營、騎兵營、工兵營、通訊營、軍士營、特務營、輸送營各1個。

師轄3個旅,旅轄2個團。

以全德式裝備的第1團為例:

團直屬榴彈炮連、戰防炮連、通訊連、輸送連各1個。

團轄3個步兵營

步兵營轄3個步兵連(9挺輕機槍)、1個重機槍連(6挺重機槍)、1個迫擊炮排(2門82毫米迫擊炮)

德式師的另一類是以第36師、第87師和第88師為代表的所謂新式中央軍,基本編制如下:

(一)師直屬部隊:

1個炮兵營:

3個榴彈炮連(12門75毫米山炮)

1個戰防炮連(4門37毫米戰防炮)

1個高射炮連(4門20毫米高射炮)

1個工兵營

1個通訊營(2個有線通訊連,1個無線通訊排)

1個輜重營

1個特務營

1個衛生隊(平時為師醫院)

(二)師轄2個步兵旅:

旅轄2個步兵團:

團直屬部隊:

1個迫擊炮連(6門83毫米迫擊炮)

1個小炮連(6門20毫米機關炮)

1個通訊連

1個特務連

團轄3個步兵營:

步兵營直屬部隊:

1個機炮連(6挺重機槍,2門82毫米迫擊炮)

營轄3個步兵連:

連轄3個步兵排:

排轄3個班(每排3挺輕機槍,30支步槍)

(三)師轄2個補充團:採用換裝德式裝備時淘汰下來的舊式裝備。

全師總兵力約1.4萬人。

附:

教導總隊各級主官:(組建於1931年1月,最初編制僅為由兩個步兵營和炮兵連、工兵連、騎兵連、迫擊炮連、特務連及通訊連各一個組成的團級單位,人員主要是從教導第2師中抽調,主要用於德式步兵團編制和裝備試驗。1933年6月桂永清出任總隊長後才擴編成師級單位)

總隊長桂永清,參謀長邱清泉。(1933年6月)

第1旅周振強,參謀主任馬連桂,轄第1團秦士銓、第2團謝承瑞;

第2旅胡啟儒,參謀主任廖耀湘,轄第3團李西開、第6團劉子淑;

第3旅馬威龍,轄第4團睢友蘭、第5團馬威龍。

第36師各級主官:(1933年9月由87師和88師補充旅組成,1936年12月完成整編,1937年1月獲頒軍旗)

師長宋希濂,副師長鍾彬,參謀長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都市空間王

伯汗

武神傲天

天涯孤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