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國庫 內府 內庫 內帑
愛吃枸杞黑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章 國庫 內府 內庫 內帑,大明:朕才是帝國之主,愛吃枸杞黑豆,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忠賢很快便調整好心態,向著內府方向走去。
明朝建立之初只有內庫。後來隨著財政管理體系的逐步完善,戶部開始管理國家的正式財政收支,逐漸與主要服務於皇室的內庫區分開來,是為國庫。明成祖朱棣時期,內庫進一步細分,分為內府、內庫。
國庫:主要由戶部負責管理。
收入主要來自全國的稅收,如田賦、徭役、鹽稅、茶稅、商稅等各種賦稅,以及透過漕運等方式從各地徵收上來的糧食和物資、專賣收入、貨幣發行等。
國庫用於國家的各項開支,如軍隊建設、水利工程、官員俸祿、軍隊餉銀、救災賑濟、教育文化等方面。它代表著整個國家的經濟實力和財政儲備,是國家公共財政的核心,是維持國家正常運轉的重要經濟基礎。
內府:管理人員一般是司禮監掌印。內府的概念比較寬泛,涵蓋了宮廷內部的各個機構和設施的總和,包括管理宮廷事務的太監機構(如司禮監、御馬監等)以及內庫系統等。注意,內庫包含在內府系統內。
內府的收入來源,一部分來自國家財政撥款,另一部分則是內庫的收入。所以,內府一般缺錢先從內庫拿,如果內庫沒有錢則可以從國庫要,實在缺錢,就是皇帝內帑發銀了。
內府的主要職責是保障宮廷的正常運轉和皇帝及皇室成員的生活需求,涉及宮廷的日常開銷、宮廷人員的俸祿發放、宮廷建設和維護、宮廷禮儀活動等方面。
內庫:管理人員通常由宦官組成,一般是由司禮監掌印太監主管。但是有時候也會有其他皇帝親信的太監負責看管。
其實在明初六部主事和科道官員對內庫還有管理和監督的權力。後來隨著太監權力的加大,內庫也成為太監掌管的衙門,皇帝實際上對其有了絕對的控制權。
所謂的內府十庫,這十庫就是說的十座內庫,分別是:
甲字型檔,貯存布匹、顏料等;
乙字型檔,貯存胖襖、戰鞋、軍士裘帽等;
丙字型檔,貯棉花、絲纊等;
丁字型檔,貯銅鐵、獸皮、蘇木等;
戊字型檔,貯甲仗;
承運庫,貯緞匹、金銀、纓玉、象牙等物,其中金花銀數量較大;
廣盈庫,貯?絲、紗羅、綾錦、絹等;
廣惠庫,貯錢鈔;廣積庫,貯硫黃、硝石;
贓罰庫,貯沒官物。
還有其他庫例如天財庫、供用庫等。
各庫有鋪戶等負責看守和搬運、清點,有勘令等制度收納。各設掌庫一員、貼庫數員、僉書數十員不等。
內庫收入:來源多樣,如各地進貢的物品、皇莊的產出等,以及國家稅收的一部分流入等。皇莊是皇室直接經營的田產,其收入歸內庫所有;地方官員和藩屬國進貢的奇珍異寶、特產等也進入內庫。
此外,像數額較大的 “金花銀” 等特定的稅賦收入也會進入內庫。“金花銀” 是明朝賦稅改革後出現的特定名稱的白銀,是將南方各地起運稅糧的一部分折徵而來。
內庫作用部分跟內府重疊,主要用於滿足皇室的生活需求和特殊活動的開支,如皇帝賞賜、宮廷建設和修繕、皇家園林的維護等費用支出。
內帑:完全由皇帝掌控,是皇帝的私人財產,是皇帝自己的小金庫,皇帝對其有絕對的支配權,可以根據自己的意願隨時呼叫。
內帑主要收入來源大部分與內庫一樣,“金花銀” 也會有部分進入內帑。有皇莊的收入、各地的進貢、抄沒官員的財產、增派礦稅、經營江南織造局等。
內帑的用途主要是滿足皇帝個人的喜好和需求,比如賞賜給親信大臣、妃嬪,用於宮廷內部的特殊活動或專案等。在國家財政緊張時,皇帝也可能會拿出部分內帑用於應急,但這完全取決於皇帝的意願。
到達內府的時候,魏忠賢先去的甲字型檔,發現甲字型檔裡現在十分忙碌,有很多太監正在來來回回的搬運東西。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