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通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7章 忠臣良將,河東崛起,雲通落,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齊國,曾經在河東諸國中最為強盛的國家,吞併了鄭、衛、宋等一系列國家,在河東之戰中折損精銳二十萬,仍在幾年內恢復了一支三十餘萬的新軍,並東征攻滅魯國。
齊國坐擁平原千里,土地肥沃,故而齊國物產豐饒,基本上沒有發生過大的災荒。齊國在孟產的改革下實行了耕戰結合的制度,大量青壯平時集中服徭役 進行開墾種植工作,在這一過程中形成了等級 一旦戰爭爆發,這些青壯稍加訓練就能成為齊國的戰士。
齊國主要有四個門閥,一個是周家,以虎賁中郎將周紹炎為核心,勢力主要集中在青州,手下的精銳青州營是齊國為數不多的幾支常備兵力之一。周紹炎在河東之戰齊國大敗的情況下在鄴城四鎮組織起來防線,以少敵多,遏制了河東軍的東擴。戰後以功封青州節制。
與周家並肩的是冀州袁家,明面上以青年將軍袁基為首。袁基在河東之戰後組織起了四萬冀州步卒,號稱天下第一步卒,在東征魯國時擊退了魯國飛羽,飛冠兩大精銳,名噪一時。袁基作為齊國青壯派的翹楚,在滅魯後被拜為後軍將軍。
還有兩支門閥分別是田家、汪家。這兩支門閥是齊國的老貴族,其中田家是齊王宗室,汪家是過去冀州門閥之首。這兩支門閥勢力在河東之戰中被李符準率領的河東軍擊潰,自此逐漸衰落。這兩家的衰落給齊國帶來了巨大的影響,在地方,冀州袁家取代了汪家地位,而又因為袁家首推的袁基是齊國青壯派的代表,故而青壯派也在齊國迅速擴張崛起。而在同時,邯鄲中央的保守派又是以田家為代表,田家的衰落使得青壯派在邯鄲中央也迅速崛起,袁家也藉機滲透中央。於是在齊國就形成了袁家為首,周家強勁,而田汪兩家不斷衰弱的局面。
袁基、袁堅、袁至、袁岱四兄弟在齊國並稱四袁。其中袁堅經常以使臣身份出使諸國,而其他三人則是以袁基為首推行軍制改革。改革主要方向是改變耕戰制,培養擴充專職部隊,同時也對其他一些制度進行了改革。青壯派的崛起似乎為河東之戰後衰弱的齊國注入了新的生命。
但軍制改革遭到了其他勢力的阻撓,軍制改革必然要使地方的青壯勞動力減少,直接影響到生產情況,這無疑觸碰了諸多貴族勢力的利益,導致改革僅僅只在冀州部分地區實施。
袁基需要一個機會來堵住那些人的嘴。
這時,參加魏國國葬的袁堅帶回了訊息:楚使崔子憶代表楚國聯合齊國、燕國伐魏。一個大好的機會擺在了袁基眼前。
“大王,臣請戰!”袁基在朝堂上第一個站了出來“臣帶冀州軍六萬人馬,請各地調撥七萬人馬,十三萬大軍,臣定然能拿下隨州四鎮,臣願立軍令狀。”
朝堂上幾個保守派大臣站出來反對:“後軍將軍沒有打過河東之戰,沒有和河東軍碰撞過。將軍也許以為河東只是魏國一地,打起來會比魯國還輕鬆,但將軍可不要忘了河東軍曾經是可是擊潰了我們的二十萬大軍 別忘了河東後面還有大梁的支援。”
袁基扭頭看了看,冷哼一聲:“這不是田大人嗎?河東當年擊潰的不過是剛放下鋤頭拿上刀的二十萬農夫,別說當時的八萬河東軍了,若是我帶兵,一萬人馬也能給他們殺的片甲不留。”那大臣知道袁基在暗指什麼,氣的亂了方寸。“小兒!怎麼敢在大王面前狂言!你怎麼知道你的冀州軍不會敗?”
齊王擺了擺手:“二位都是為國著想,何必動怒。此次聯軍伐魏,寡人看時機不錯,即便是不能一舉攻入禪古關,也能重新奪回河東之地。袁基,為贊軍司馬,領兵伐魏。”
“謝大王!大王,臣請臣弟袁至帶兵馬作為後備力量隨時準備增援,袁垈領滄州衛駐守滄州,以防魯人趁亂起兵。”
齊王點頭同意。河東之戰的慘敗讓齊王認識到了齊國必須要進行一場變法,也知道這是一個讓各個士族不再阻礙變法的契機。
於是袁基帶兵出戰。剛開始的時候捷報頻頻,袁基帶兵突襲武義關後,又擊潰了趙括所統領的六萬大軍,進而一舉拿下定陶,兵抵隨州。齊國朝堂上反對變法的聲音漸漸弱了下去。但隨州城下冀州步卒被河東地煞營擊敗,本來袁基沒有準備在戰報上寫,只寫拿下隨州就行,誰知一個田家在軍中安插的眼線將訊息傳回了齊國。田家、汪家兩家在朝堂上群情激憤。“河東軍利在騎兵,來去無蹤,衝突無匹,袁基所謂變法專養大軍,一則青壯食軍餉而無勞作,空耗資費而不產。二則大軍專設,將領恐積蓄私兵,有害國本。”
齊王頂著群臣上奏痛斥變法的壓力給袁基下令,讓袁基再打兩場勝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