庖丁解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36章 馮紫英酒令解析,紅樓夢明亡史全索隱,庖丁解夢,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表明當他得知南方已經重建大明時,內心是有些竊喜的。
“女兒樂,私向花園掏蟋蟀。”這一句說私下向花園裡去掏蟋蟀,這是一個小動作,應當是指唐通在背地裡其實還有不為人知的小動作。
至於是什麼動作,在他還心懷故國的情況下,可能在對外作戰時,做出故意放水的行為,在史學界也有這種說法。
唱完,飲了門杯,說道:“雞聲茅店月。”令完,下該雲兒。
這一句出自溫庭筠的《商山早行》
晨起動徵鐸,客行悲故鄉。
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
槲葉落山路,枳花明驛牆。
因思杜陵夢,鳧雁滿回塘。
這是一首非常有名的唐詩,作者用這首來作為酒底,意圖太明顯,我們用《紅樓夢》中的常用意向來解讀這首詩,就能看到更多的歷史細節。
清晨起床動身,車馬的鈴鐸已震動;這句是寫早起看到的景象,大軍出征車馬鈴鐺響聲不斷,可以想象人馬很多,其中的“鐸”字讓人想到多鐸。
踏上遙遙征途,遊子悲思故鄉。馮紫英既然屬於唐通部人馬,那麼他的故鄉,應該還是故國明朝,
“雞聲茅店月,”雞聲嘹亮,茅草店沐浴著曉月的餘暉;月指殘缺的明,也就是山海關這邊還是有一些明朝的痕跡。
“人跡板橋霜。”板橋瀰漫清霜,可以看到先行客人的足跡。四月初的時節,山海關附近還有寒霜,可見氣候寒冷,此時他發現了有人經過的痕跡,這應該就是唐通部發現了清軍要入關的跡象。於是他連忙向李自成報告了情況。
“槲葉落山路,枳花明驛牆。”槲葉應該是用他的諧音,清軍就是這“胡葉”,落滿了荒山的野路;就是清軍到達山海關附近了。
枳花是白色,一朵一朵鮮豔地開放在驛站的泥牆邊。大順軍多戴白色氈帽,所以此處的枳花朵朵,剛好可以形容大順軍到達山海關戰場時的場景。
因思杜陵夢,鳧雁滿回塘。意思是回想昨夜夢見杜陵的美好情景,一群群鴨雁,正嬉戲在岸邊的湖塘裡。
杜陵在陝西西安東南,而唐通的故鄉就是陝西的涇陽縣,從這最後一句可以看到,唐通在不得已的情況下,前往邊關打仗,此時只是思念故鄉,毫無作戰的意志。
鳧雁可以用來代指雙方計程車兵,連水裡,海里都滿是雙方計程車兵,他看到雙方慘烈的廝殺,都萌生了回到夢中故鄉的想法。
再結合馮紫英前面說的不想揮拳,我們至少可以得到一個資訊,那就是唐通部此戰也沒有賣力作戰,事實也是他的部隊先被關寧軍擊敗,後又在一片石被清軍擊敗。
連他這個老將都出現瞭如此心理,可見山海關大戰是何等的慘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