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秋天的興安嶺不養閒人
寺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8章 秋天的興安嶺不養閒人,東北獵戶重生記:我幫前妻拉幫套,寺喜,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在廣袤的東北大地之上,每一處角落都有著獨特的韻味和風情。
此時節,正值大地一片斑斕的秋季,田間的糧食雖然已經漸漸成熟,卻尚未到收割的時候,於是便迎來了一段難得的農閒時光。
那些村裡的老孃們和活潑可愛的小姑娘們,如同約好了一般,紛紛呼朋引伴,熱熱鬧鬧地組隊鑽進那神秘而又充滿生機的山林之中採摘山菜。
水蕨菜猶如綠色的小精靈,在山林的角落裡靜靜生長;猴腿菜有著獨特的形狀,彷彿大自然精心雕琢的藝術品;刺嫩芽帶著蓬勃的生機,散發著清新的氣息;榛蘑宛如一把把小巧的雨傘,可愛至極;還有那有著別緻名字的黃瓜香,更是散發著獨特的魅力。
只要這些勤勞的女人們手腳稍微勤快一些,一邊愉快地採摘著山菜,一邊歡快地嘮著家常,那歡聲笑語在山林間迴盪,彷彿奏響了一曲美妙的自然之歌。
一整個白天下來,每個人都能收穫滿滿一大筐山菜,那筐子可是有著特別之處,是用榆樹皮精心編制而成,又經過水煮等工藝處理,堅固耐用。若是保養得當,用上五六年都不成問題呢。
除了上山以外就是下河,孩子們的世界更是充滿了無盡的樂趣和童真。彈弓打家雀,水淹耗子洞。
家裡條件稍微好點的孩子,更是別出心裁,用罐頭瓶做成捕魚的工具。往裡面扔些灰面蛋蛋,然後跑到河岔子那片茂密的蘆葦地裡,去捉那花泥鰍和柳根子。
在那寧靜而又充滿生機的蘆葦叢中,孩子們全神貫注地尋找著魚兒的蹤跡,不一會兒的功夫,就能捉到好幾瓶小魚。
這些小魚最後都會被晾曬成魚乾,家長們看到孩子們的勞動成果,一高興,便會慷慨地給上一兩毛錢。孩子們拿著錢去買糖吃,那甜蜜的滋味,簡直美到了心坎裡,讓人難以忘懷。
像張衛東這樣朝氣蓬勃的半大小子,最是熱衷於成群結隊地去大河溝子甩毛鉤或者滑哨子。
周圍的大河溝子裡,細鱗魚和山鯰魚彷彿是大自然賜予的寶藏,隨處可見。這些魚兒在水中自由自在地遊弋,吸引著半大小子們的目光,激發著他們的挑戰慾望。
而村裡的大老爺們則各顯神通。下掛網、拉刺網、下鬚子,展現出他們豐富的捕魚經驗。
還有的半夜三人組隊,分工明確。兩個人負責扎網和挎兜子,小心翼翼地配合著;另一個則拿著咕咚耙奮力地趕魚,那場面緊張而又刺激。
在那個充滿回憶的六七十年代,這片土地上的資源物產極為豐富。河裡幾斤重的大魚比比皆是,就算是板蟶子、馬頭槐頭大腦袋這些較為少見的魚兒,雖不敢說下鉤就咬,但也相差不遠。
那時候的農村生活環境,充滿了自然的氣息和淳樸的味道,可比城裡熱鬧多了,也舒適多了。
張衛東和彪子都是充滿活力的半大小子,大人們自然不放心他們為了一口吃的就下河冒險,畢竟河水無情。所以他倆都練就了一手甩毛鉤的好本事。
甩毛鉤,也就是後世的飛蠅釣。他們手持釣竿,靜靜地站在岸邊,那釣竿彷彿是他們與大自然溝通的橋樑。
毛鉤是用雞鴨鵝的羽毛手工製作而成,每一個毛鉤都凝聚著製作者的心血。它們形狀各異,有的像翩翩起舞的蝴蝶,有的像靈動的小昆蟲,顏色更是鮮豔奪目,在陽光的照射下,彷彿是一顆顆璀璨的寶石。
這些毛鉤利用反光巧妙地模擬昆蟲落水的狀態,吸引著魚兒前來咬鉤。魚兒們被這逼真的景象所迷惑,紛紛游過來一探究竟。 在這片茂密的山林裡,最不缺的就是各種各樣的木頭。要找一根好的釣竿,對於這些孩子們來說,那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男孩們還總喜歡比一比誰的杆子又直又長,彷彿這是一種榮譽的象徵。扁桃鬍子或者水曲柳的杆子最是受青睞,它們堅硬而又筆直,握在手中,讓人感覺充滿了力量。
到了秋天,整個屯裡都瀰漫著一種豐收的喜悅和熱鬧的氛圍。屯裡的鄉親們就像憋著一股勁兒比賽似的,每個人都在努力展示著自己的收穫。
誰家要是釣上一條大魚,或者採到一個大蘑菇,那簡直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他們會得意洋洋地在村裡走上個七八回,彷彿在向大家展示自己的輝煌戰果。
田間地頭,人們聚在一起,話題總是圍繞著各家各戶的收穫展開。大家分享著自己的喜悅和經驗,那熱鬧的場景,讓人感受到了鄉村生活的獨特魅力。
第二天一大清早,天邊剛泛起魚肚白,哥倆就迫不及待地扛著魚竿,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