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甲書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章 制度創新,醫療新生,一援一疆情,青甲書客,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治病,花光了家裡所有的積蓄,還欠了一屁股債,要是能把醫療費用降下來就好了!”一位漢族婦女說到動情處,忍不住哭了起來……
一句句樸實的話語,一聲聲真切的訴求,深深地觸動了李秀梅的心。
她更加堅信,這場醫療改革勢在必行!
座談會結束後,李秀梅將群眾代表的意見和建議整理成一份詳細的報告,並附上自己的一些想法和建議,遞交給了王院長……
“這份報告,我會親自送到政府領導手中!”王院長緊緊握著李秀梅的手,眼中充滿了希望的光芒。
王院長沒有食言,他親自將李秀梅整理的報告遞交到了政府領導手中。
報告中那些來自基層群眾的真實聲音,那些對醫療改革的迫切渴望,深深觸動了政府領導的心。
“這份報告寫得很好,反映的問題很真實,提出的建議也很中肯。”一位領導看完報告後,感慨地說,“醫療改革是關係到民生的大事,我們一定要認真對待,下決心解決!”
在政府的高度重視下,一場關於醫療改革的專題會議很快召開。
會上,各部門負責人認真討論了李秀梅的改革方案,並最終達成一致:加大對醫療改革的資金投入,全力支援醫療基礎設施建設,提高醫療服務的可及性和質量。
得到政府的承諾和支援,李秀梅和王院長備受鼓舞,他們帶領醫院全體職工,全身心地投入到醫療改革的浪潮中。
一座座嶄新的衛生院在偏遠鄉村拔地而起,一輛輛滿載著醫療裝置和藥品的流動醫療車駛向廣袤的草原,一個個身穿白大褂的醫務工作者走進千家萬戶,為各族群眾送醫送藥……
時間飛逝,轉眼間,幾年後。
李秀梅當初提出的醫療改革方案,已經逐步變成了現實。
新疆的醫療衛生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基礎醫療體系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
在偏遠的南疆鄉村,一座現代化的衛生院拔地而起,明亮的診室、先進的醫療裝置、專業的醫護人員,為當地群眾提供了高質量的醫療服務。
過去,村民們看病要翻山越嶺,走幾十裡山路,現在,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便捷的醫療服務。
“以前,我們這裡看病難、看病貴,很多人生病了都硬扛著,現在好了,有了新醫院,醫保政策也好了,看病方便多了,也不怕生病了!”一位維吾爾族老奶奶拉著李秀梅的手,激動地說。
在廣闊的北疆草原,一輛輛流動醫療車穿梭在各個牧場之間,為牧民群眾提供巡迴醫療服務。
車上配備了b超機、心電圖機等先進裝置,能夠進行常見病的診斷和治療,極大地解決了牧民看病難的問題。
“以前,我們放牧走到哪裡,就把家搬到哪裡,根本沒時間去醫院看病,現在好了,有了流動醫院,醫生定期來給我們看病,真是太方便了!”一位哈薩克族牧民豎起大拇指,高興地說。
一項項惠民政策落地生根,一個個感人的故事在新疆大地上傳頌。
李秀梅看著這一切,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但她深知,醫療改革的道路還很漫長,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在一次醫療改革經驗交流會上,李秀梅面對著來自全疆各地的醫療工作者,語氣堅定地說:“同志們,經過幾年的努力,我們的醫療改革取得了階段性成果,但我們不能止步於此,下一步,我們將……”
她頓了頓,目光掃過全場,一字一句地說,“進一步推動醫療資訊化建設,為醫療服務的高效便捷提供技術支援!”李秀梅的聲音在會議室裡迴盪,久久不息。
推動醫療資訊化建設,這在當時的條件下,無異於一項“大工程”。
臺下,有人低聲議論,有人面露難色,也有人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
王院長坐在臺下,看著臺上神采奕奕的李秀梅,心中五味雜陳。
他知道,李秀梅又給自己,給醫院,給新疆的醫療事業,定下了一個充滿挑戰的目標。
“資訊化建設,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啊!”一位來自南疆某縣醫院的院長感嘆道,“我們醫院連電腦都沒幾臺,更別說網路了,這資訊化從何談起?”
“是啊,資金也是個大問題。”另一位來自北疆的醫生附和道,“資訊化建設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我們這些基層醫院,哪有那麼多錢?”
面對質疑和擔憂,李秀梅沒有退縮,她拿起話筒,語氣堅定地說:“同志們,我知道,資訊化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