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邊吃邊學
青竹lin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9章 邊吃邊學,全網黑後,她穿梭大唐小漁村,青竹lin,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119章邊吃邊學
大唐的飯宴不能沒有酒令助興,鄭畋問蘇青青會不會。
蘇青青汗顏道:“只會背幾首前人詩詞,不曾學過酒令。”
鄭畋也不以為意,笑道:“那青青想學嗎?”
並不是鄭畋好為人師,而是以他的眼光看,蘇青青非尋常女子,猶如龍棲淺灘,遲早有一天是要進入上層社會的交際圈中的。
屆時行酒令就是社交基本功了,不會的話,顯得格格不入,是以他便提了一句。
蘇青青沉吟片刻,笑道:“好呀,請臺文兄教我。”
沒有上過多少學的蘇青青,有機會學習的話,還是願意的。
何況教她的人,還是未來會名流青史的宰相呢!
這種級別的大佬,那肯定是學富五車,既然人家願意教,為什麼不學呢!
再說跟這麼好看、講話這麼好聽的人學習,一點都不會枯燥的。
小傢伙亦步亦趨地跟著老嫗撿那些爛菜爛果,一臉地希冀,彷彿她撿的並非是爛掉的水果菜葉,而是什麼神果仙桃。
頗有一種“聽君一席言,勝讀十年書”的感覺。
於是蘇青青便跟著鄭畋學行酒令。
她仰頭露出雪白柔軟的脖頸望著人時,令人頃刻會生出重回少年的錯覺。
在大唐,行酒令一般分三類,雅令、籌令和通令。
鄭畋跟蘇青青講訴的基本都是雅令的玩法,什麼四書令,花枝令、詩令、飛花令、典故令等等,深入淺出,聽得蘇青青津津有味。
除了這些,還有個通令就是專門民間底層玩的,一般都是透過抽籤、擲骰、拇戰(划拳)等等方法。
如果她懂現代的梗,便可以準確歸納一下自己此時此刻的打臉行為,那就是嗑糖嗑瘋了!
什麼門當戶對,什麼五姓七望,在這個陽光明媚的春日尾巴上,一切都是不存在的,只有騷動的青春在閃閃發光。
一頓午膳吃到酒樓大堂裡的食客一個都無,又來了一批喝下午茶、吹牛聽曲的人之時,蘇青青才如夢初醒,提出要告辭。
她學行酒令很是喝了一些酒,哪怕大唐的酒度數不高,但對於蘇青青來說也已經挺厲害,起身別時,眼裡都有輕微的重影。
“蘇娘子,你買了什麼呀?”
有好奇的小漁村村婦抬頭問蘇青青,結果對方毫無反應。
而籌令就是酒籌,每一根酒籌上寫著不同的勸酒詞,並常常會與典故相結合,一邊玩,一邊學典故。
反正馬上就可以收第一季的糧食了,她在自己開墾出來的坡地上,種下去的番薯、米和土豆,陸續也該長成了。到時候多給一些糧種給鄭畋,也算是報答了。
還好鄭畋出門帶的人多,才能讓蘇青青放心去赴宴,不然一牛車的銅錢放著哪敢走開。
告別了鄭畋,酒飽飯足、情緒穩定的蘇青青帶著張氏重新回到大亞墟市口,大家約好了辦完事再回到這裡匯合的。
而蘇青青的目光,卻被前面挽著竹籃子,在撿別人丟掉的爛水果和乾癟菜葉的一老一少吸引住。
如果蘇青青初中時的老師是鄭畋的話,她肯定能考個中考狀元啊,還有研華和文娛圈什麼事兒!
只要別考她,鄭畋單方面輸出的話,蘇青青就可以是個絕佳的聽眾。
蘇青青略有些詫異,微微偏頭看了鄭畋一會兒,才頷首道:“那就多謝鄭君了。”
雅令需要玩的人有四書五經或者詩詞歌賦的底子,還要才思敏捷,一般就是士子之間聚會的時候玩的,算是以文會友。
那雙剪水秋瞳盛滿了日光,稍微帶一點認真的表情,就有一種小獸般的野性純真,特別迷人,輕易就能給足講話之人情緒價值。
以上兩種很明顯,是大唐的上層社會玩的,沒點文化的人玩不起來。
桌上陪著的張氏聽著、看著,都忍不住暗生歡喜,直接託著臉看著兩人交流。
張氏在跟其他人低聲說著話,分享著今天一天的收穫與見聞。
此時太陽已偏西,大亞墟市裡已不剩多少人了,等在墟市口的小漁村人也有幾個了,也就一兩個還沒回來。
她確實需要幾個生活助理幫忙,無論是現代還是大唐,都該招一些人啦!
鄭畋拿出來的人,自然是極好的了,參考兩位出自他們府邸的女樂便知。
順著她的目光望過去,大家都看到了在撿爛菜葉和爛果的祖孫倆,有些也起了惻隱之心,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