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閣玉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2章 分糧食,美好四十年的時代,喬閣玉紅,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生產隊分糧食是最熱鬧的時候,也是人民最高興的事情。

王會明坐在一張木製條桌前,他翻著分糧食的記錄本:“王玉春到了嗎?”

王玉春滿臉笑容地過來,手裡拿著粗布糧袋:“會明!我早就到了。我在旁邊待著呢?”

“王玉春!按規定每人分秋玉米一百六十斤,穀米每人七十斤,計算勞動力,你家有兩個勞動力,三百二十斤玉米,一百四十斤穀米,兩個未成年孩子,折扣給二百二十斤玉米,一百斤穀米。共得五百四十斤玉米,二百四十斤穀米。”

王利達坐在糧倉門看著王會明的單據分糧食。拿著自己名字的章按上紅印算是有效單據。

進倉庫內的倉庫保管員,按單據分糧食過秤,把單據一張串在秤的鐵條上。

王玉春拿著糧食袋子走進倉庫,把單據遞給倉庫保管員王友勝。

王友勝站在稱前:“那面是玉米倉,這面是穀米倉,自己拿著袋子和鐵拖子弄糧食去吧!”

肖金柱是磅秤監督員,監督過秤當中的數量,以單據的資料為準數。

王玉春拿鐵拖子和自己媳婦裝玉米袋子。粗布糧食袋細長,一袋糧食一百二三十斤,裝了四袋子玉米,兩袋子穀米。

王利達坐在木凳子叼著紙菸抽著,他抬頭看著村民都來分糧食樂著。

王會明坐在木凳子上翻著賬本,他在以前把賬本和單據都整理好的。翻開賬戶號就行:“王友田,你的家糧食賬單,你家八口人,分糧最多。”

王友田拿著分糧單據往糧食倉庫排著號。

王長埂樂著走到王會明跟前:“老孫子!咱這生產隊牛院裡,數著今天最熱鬧,一年就是兩回熱鬧。多給生產隊牛留著牛料。”

“這個我說了可不算。長埂爺!我不過是按照村支部規定辦事。上面讓分多少就分多少。”王會明抬頭看著王長埂:“可能是沒留多少,留了幾個月的糧食。上面什麼時候下令實行土地承包到戶責任是定了。不知道是明春何時分。”王會明站起來,拿著一塊木棍壓著賬本,向糧食倉庫走去。

王友勝樣起臉看著王玉春:“玉春伯!還差你二十斤玉米,來!拿個小袋子就夠了。”

肖金柱拿鐵拖子,向袋子裡倒入玉米,他看著磅秤,秤桿平了。

“玉春哥!今年收成好。夠吃的啦?”王會明站在磅秤前:“金柱啊!友勝!可要把好過秤這個關口。糧食是有數的。入倉糧食和出倉糧要對上賬,差一斤二斤的可以算倉庫風耗。差多了,就不行。是我王會明吃了,還是你友勝和金柱吃了。咱這次道道把關呢。門口王利達隊長,就怕有人趁人多弄糧食。”

王友勝指著單據:“會明哥!我按單據辦事。外面隊長還有一張單據呢?你那裡有張底單據。沒得差事。”

王會明揹著手走進裡面玉米倉,再到外套間看看穀米倉,眼看著糧食往下減少。

男女老少在倉庫門口往木推車抬糧食,小孩子們坐在糧食垛前看著分到的糧袋。家長往家裡推糧食,男人兩手攥著推車木杆,女人拉著木前繫住的繩子,一家又一家的推糧食離開糧食倉庫的空地。

李二麻子推著木車來到倉庫門口,焦海燕拿下布袋子,走進倉庫糧倉內。

李二麻子放下推車,他轉身走進糧倉庫,拿起地上鐵拖子拖玉米。

焦海燕在旁邊掌握著布袋口。

李二麻子彎腰在玉米堆上拖著玉米,往布糧袋裡倒去。肖金走過來幫忙。

“金柱!你忙你的去。”焦海燕抬頭看著李二麻子:“二輝分到糧食弄回家,回來再幫著我把糧食運回家。二輝分的糧多,人家二輝整個秋天都在穀米地裡趕麻雀。這是村支部和生產隊給他報酬。”

肖金柱提著袋:“二輝哥有神算,算著今年要增加人口,加班加點幹,把嫂子的糧食幹出來了。”

“那是的。”李二麻子抬頭看著肖金柱和焦海燕:“俗話說的好,買起豬,壘起圈,娶媳婦,管起飯。管不起飯,還娶媳婦幹什麼。”

繫好袋口的兩袋玉米,抬頭倉外磅秤上稱著。

王友勝看著單據和磅秤:“李二輝應得玉米三百米一百一十斤。”在他嘴裡讀著。

秤高到上面去了。

李二麻子看著磅秤:“多少往外弄多少。”

王友勝撥著秤砣,秤桿平了。他看著秤多三斤,又把秤砣放到三百斤處:“二輝!你挖出玉米平秤就行了。”

李二麻子拿著鐵鍁頭,向焦海燕解開糧食袋裡鋤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他小說相關閱讀More+

閃婚霍醫生

使用者21224801

囚她入朕懷

墨巻財來

[全職]葉神巨巨,求放過!+番外

煌華

超級快遞哥和他的郵局小攻

莫里

錦鯉嬌軟又味甜,糙漢一見就眼饞

請酒一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