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沉的命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3章 心思難測,穿越南宋當皇帝,浮沉的命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大軍,足以對抗蒙古大軍了。

羅世昌三人面上放光,趙竑繼續道:

“大夏歸於大宋治下,此乃國事。朕會和你們一同前往中興府,安撫大夏子民。咱們拭目以待吧。”

蒙古大軍南下,這一次的主戰場,依然會在西北。時隔三年,他不得不再次西遊了。

“陛下,就讓臣隨使者一同前往西北。大軍入興靈之地,臣也好為嚮導!”

張公輔急不可耐奏道。

“那就有勞張相公了!”

三人之中,羅世昌和李仲諤年事已高,或許很快就會致仕,歸隱山林。張公輔年富力強,忠義志士,倒是可以一用。

“多謝陛下!”

羅世昌等人喜笑顏開,跟著告辭,退了下去。

這一趟宋境之行,對於西夏君臣和子民,這或許是最好的結局。

羅世昌等夏使離開,薛極憂心忡忡,輕聲奏道:

“陛下,要是答應了夏人,可就是要和韃靼正面為敵了。他們的使者,還有金國使者張綱一行,可就要來臨。”

“薛卿,你以為,我大宋不接受夏人,韃靼就會放過我大宋嗎?”

趙竑冷笑一聲,目光冷厲。

歷史上蒙古借道南宋,南宋不允,蒙古大軍武力叩關,燒殺搶掠,蜀口一片廢墟,大宋百姓被屠戮百萬。更不用,蒙古國連年對大宋用兵,崖山之變,十萬軍民赴海,文明中斷。

要想國泰民安,一切都要看實力。

而實力,才是決定大宋能不能存活下去的根本。

“陛下,韃靼勢大,若是舉國而來,非同可。陛下需謹慎從事,不可激怒韃靼。”

宣繒心頭忐忑不安。不過,趙竑乾坤獨斷,他只能是遵旨而行了。

“激怒韃靼?開弓沒有回頭箭,許多時候,朕都是隨波逐流,身不由己。”

趙竑無奈搖頭。國與國之間,哪有信義可言?大宋越是忍氣吞聲,就越會被蒙古大軍荼毒。

“擬旨,曹友聞為西夏路都統制,率兵五萬進入興靈之地,接受興靈之地軍務。呂文德接替曹友聞為利州西路都統制,節制利州戎司兵馬。利州東路都統制,就由曹友萬接任吧。”

曹友萬增援西夏雖然有功,但不能恪守軍令,晾幾年再行升遷,希望曹友萬能有所領悟。

趙竑看著眾臣,朗聲一笑。

“眾卿,西夏興靈之地,乃是我大宋故地。朕意親率大軍前往西夏,眾卿準備好一應文蝶賞賜之物,隨朕一同前往吧。”

眾臣領旨,都是暗暗搖頭。皇帝又一次要御駕……西行了。

“陛下,莫不是韃靼要對西夏用兵了?”

薛極心頭一動,輕聲問了出來。

“陛下萬金之軀,不可輕易涉險。韃靼勢大,不容覷。要不,還是讓臣代陛下前往西夏宣旨吧。”

宣繒勸道,主動請纓。

他年歲已高,不見識一下黃河和門關,死都不瞑目。

“陛下,臣願隨陛下前往西夏,臣想登一下門關,看一看西域戈壁。臣年邁,此生再不去一次河西,怕是再沒有機會了。”

薛極的話令人唏噓,出了宣繒的心聲,也讓眾臣心頭髮熱,豪氣干雲。

“陛下,臣是兵部尚書,這等盛事,也讓朕隨行西夏吧。”

宣繒鄭重其事,向趙竑請纓。

“二位卿家,你們就隨行吧。二位要保重身體,恢復中原兩河,蔥嶺山,朕還要邀你二人同行,一覽我漢家的大好江山吧!”

“臣遵旨!”

“臣遵旨!”

薛極和宣繒眉開眼笑,趕緊領旨謝恩。

西域和燕雲十六州先放在一邊,涼州、門關這些雄關名城,滔滔黃河,還是先一睹為快吧。

“陛下,公主娘娘,似乎對西夏歸於大宋,有些不快。”

薛極老狐狸,在一旁輕聲一句。

“她只是一後宮嬪妃,心繫故國而已。難道,她還能幹政嗎?”

趙竑搖搖頭,沉吟片刻才道:

“到時候去西夏,讓賢妃一起去吧。”

李惟名是西夏公主,帶她前去西夏,對安撫西夏民心,有益無害。

“謝陛下!”

薛極和宣繒一起肅拜,心思各異。

能在餘生親自去涼州門關,甚至西夏漢家故地,真可以告慰平生了。

只不過這樣一來,恐怕就會和大蒙古國撕破臉皮,沒有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開局武力天花板,被公主現場直播

打工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