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沉的命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7章 城頭,穿越南宋當皇帝,浮沉的命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千人隊如狼似虎,無邊無際。再加上那些步卒,至少在兩萬人以上。

不用,蒙軍本來有兩萬騎兵,宋境折了三千騎兵,才是如今的十七個千人隊。

上馬騎兵,下馬步兵,蒙古大軍的戰術靈活,如果是野戰,沒有火炮,估計只能被對方不斷射殺,最後精疲力盡,全軍覆沒。

就像上次的蘭皋鎮之戰,麻仲和程信麻痺大意,便是三千將士的傷亡。

“韃靼大軍中,怎麼會有這麼多的大宋百姓?”

有宋軍將領舉著千里鏡,忽然發出一聲驚歎。

曹友聞一驚,舉起千里鏡,果然蒙古大軍之中,身著宋人服飾的男女老幼被繩索捆著,一串又一串,足有上千人之多。

不用問,這些都是蒙古大軍抓獲的宋兵俘虜了。看裡面大多都是婦女和老人,丁壯們應該被殺的差不多了。

儘管安撫司三令五申,親自動員百姓到州、關躲避,仍有百姓偷偷藏匿,希望僥倖沒事。卻不知蒙古騎兵速度極快,一旦百姓被發覺,不是被殺就是被抓,罕有百姓可以逃脫。

“我去!”

王堅憤憤拍了一下城牆,手掌震的生疼。

總有些士民不聽勸,事到臨頭,後悔都來不及。

蒙軍對百姓肆意抽打,城頭上眾將士都是憤慨,卻無可奈何。

曹有聞看著城外,心痛之餘,冷眼不言。

脅迫威逼手無寸鐵的百姓。下無敵的蒙古大軍,就這麼點能耐嗎?

“唉!這真是……”

眼前情形似曾相識,陸元廷搖搖頭,一聲低嘆,一時語塞。

一時間,城頭上鴉雀無聲,宋軍將士凝視著城外的蒙古大軍,人人都是臉色凝重。

人馬過萬,無邊無垠,第一次經歷上萬饒大戰,對方還是久負盛名的蒙古大軍,所有人都是心頭不安。

“王堅,你守住城牆,我帶兵出城,和韃靼大軍一決高下!”

曹友聞面色平靜,話語卻是鏗鏘有力。

“什麼?”

城頭眾將,包括王堅,人人都是吃了一驚,不可思議地看著曹友聞。

曹友聞的意思,是要出城與蒙古大軍野戰嗎?

“沒聽清楚嗎?我再一遍,你守城,我帶兵出城,讓韃靼大軍知道犯我大宋,欺凌我大宋百姓的下場!”

曹友聞朗聲道,城頭上的將領,以及許多宋兵,都是聽了個清清楚楚。

“曹將軍,韃靼勢大,千萬不能貿然出城!大局為重!”

“曹將軍,敵眾我寡,不可因怒興兵,更不可出城浪戰,沔州城要緊!”

曹友聞要出城戰,兩個文官郭正孫和高稼都是吃驚,紛紛上來苦勸。

“兩位相公莫勸!我軍訓練有素,火器兇猛,我大宋男兒捨生忘死,豈是懼怕他區區的韃靼?一通火炮震雷下去,還不炸他個哭爹喊娘?有何三思擔心?”

曹友聞冷笑一聲,朗聲不屑而道。

“將軍,韃靼大軍有十七個千人隊,還有數千步卒。我軍只有五千將士,即便出城能夠獲勝,城防人數不足。將軍三思!”

王堅瞬間反應過來,暗暗佩服。

金陵講武堂信條,戰略上藐視對方,戰術上重視對方。看來,曹友聞是深諳於心。

“將軍三思!”

城頭上眾將異口同聲,一起抱拳行禮,心裡卻都是安穩了許多。

“要不是兵少,讓他知道我沔州邊軍的厲害!”

曹友聞冷哼一聲,不屑一顧。

“王堅,還有你們,十七個千人隊,咱們給他抹掉一半。至於那些步卒,就都別想回去了。你們覺得怎樣?”

“將軍,末將遵命!”

王堅先是一驚,隨即抱拳行禮,大聲回道。

“謹遵將軍軍令!”

周圍所有宋軍將領一起抱拳,人人慷慨激昂。

王堅暗暗佩服。都曹友聞膽大心細,處變不驚。今日一看,果然有大將之風。

陛下慧眼如炬,在看人識人這上面,從不會讓人失望。

城頭上一眾宋軍將士的緊張情緒,瞬間消失的無影無蹤,許多人想起了皇帝校長的那句名言:

讓暴風雨來的更猛烈些吧!

蒙軍中軍大纛之下,速不臺一身鐵甲,坐在戰馬上,手搭涼棚,向著沔州城頭上觀看。

在速不臺的身旁,蒙古大軍中的千夫長、百夫長們人人頂盔披甲,駐馬觀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開局武力天花板,被公主現場直播

打工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