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沉的命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95章 屈辱的一頁,穿越南宋當皇帝,浮沉的命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趙竑的話語裡,隱隱的一絲惆悵。

事實上,他已經感覺得到,他和這位大金國的溫國公主,似乎沒有未來。

“大宋子,外臣告退。”

張綱無奈,只有悻悻退了出去。

事到如今,只有回去好好勸勸金主完顏守緒,還有那些跋扈的女真貴族,以免再生事端,惹怒了不好惹的大宋。

大金國早已經不是原來的大金國,大宋也不是原來的大宋了。

“陛下,真要付什麼租借費給金人嗎?”

張綱心事重重離開,餘玠忍不住問道。

“陛下,臨洮府和蘭州等地,都是我軍從韃靼人手中奪得,與金人何干?再了,這本就是我大宋故土,憑什麼給金人費用?”

曹友聞的話裡,也透露著不甘。

滿堂的將臣,目光一起看向了趙竑。

其實大多數人更是好奇,那個溫國公主到底是何方神聖,竟然要堂堂的大宋皇帝,掃庭以待?

難道,皇帝和那個溫國公主,真的有一腿?

“形勢逼人,當然會給。”

趙竑看了看眾將臣,話題一轉,意味深長。

“不過殘破不堪的陝西河南兩地,你們,金國又能存在多久,五年,還是八年?”

大宋還沒有實力同時和蒙古、金國開戰。甚至可以,大宋還沒有足夠的實力和蒙古國開戰。他要穩住金國,至少三四年之內,不和金國開戰。

就是不知道,金國還能撐上幾年?

即便是蒙古大軍借道宋境不成,從河東、河北用兵金國,估計金國也撐不了幾年。

眾將一時愕然,隨即都是恍然大悟。

也許等不到歸還蘭州等地的那一,金國早已經滅亡了。

“陛下,江南東路推行新政,練有精兵五萬,再加上荊湖北路的孟珙,揚州杜杲,還有沿海制置司的水師,我大宋並不需要擔心金兵。大宋的心腹大患,還是韃靼!”

餘玠對大宋邊軍,倒是信心十足。

大宋可以不懼金國,足可以一戰。但蒙古騎兵野戰無敵,兩軍對壘,勝負難料。

“朕才登基兩年多,國力尚弱,不足以發動一場國戰。如今的態勢,蒙古鐵騎一家獨大,宋金都是弱者。要不然,朕就直接和蒙古大軍開戰,而不是與其議和,休養生息。”

眾將一時無語,堂中一片沉默。

“就揮師北伐,兩河之地一望空闊,平原之地,若是沒有數萬騎兵,十萬雄兵,怎麼和來去如風的蒙古鐵騎抗衡,一味地據城死守嗎?”

趙竑的目光,掃向了範鍾和餘玠。

“範鍾、餘玠,你二人只有三年左右的時間,三年以後,很有可能蒙古大軍就會捲土重來,西部也很有可能就要大戰,河西、蘭州一線,就要直面蒙古鐵騎的衝鋒。”

按照歷史的慣性和記憶,窩闊臺當上蒙古大汗,對金宋用兵,大概會有三年的時間。留給大宋準備的時間,也只有三年。

“陛下,西夏那邊,卻該如何應對?”

餘玠心頭沉甸甸,卻忍不住問了出來。

進軍河西,勢必要和西夏發生衝突。卻不知道,將來該如何應對。

“西夏名存實亡,但百姓無罪。凡是西夏百姓,皆是我大宋子民。至於和西夏如何相處,邊走邊看吧。”

一旦蒙古大軍再度來攻,西夏何去何從,大宋如何自處,只有上知道了。

到時候西夏有難,大宋還會發兵救助嗎?

不管怎樣,他儘自己的力量,拯救了一份文明,挽救了數十萬夏饒性命,他問心無愧。

“諸位將士,你們知道,朕今日為何在大堂上對郭蝦蟆發怒嗎?”

趙竑看著眾將,終於回到了話題的重點。

“陛下,難道不是因為郭蝦蟆對陛下無禮,藐視我大宋邊軍嗎?”

餘玠詫異地問了出來。

“郭蝦蟆,地地道道的一個漢人,卻對女真人俯首帖耳。還有,在蒙古大汗面前,郭蝦蟆也敢這樣放肆嗎?”

趙竑看了看眾臣,語氣有幾分蕭索。

“陛下,女真人入主中原,沐浴我中華文化,已與我中華子民無異。郭蝦蟆對陛下放肆,是因為我大宋一貫孱弱、缺乏血氣,為其所看輕。陛下勵精圖治,富國強兵,必會讓我大宋改換地,有朝一日我大宋必四夷賓服,萬國來朝!”

曹友聞抱拳回應,臉紅了半邊。

“陛下,我大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開局武力天花板,被公主現場直播

打工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