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沉的命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3章 愁雲,穿越南宋當皇帝,浮沉的命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百年前的靖康之恥,宋人是要來報復了。只是到時候兵臨汴京城下的,卻是宋軍。

揮兵南下?

殿中大臣一片寂靜,就連“三千甲士縱橫江淮”的金帝完顏守緒,也是眉頭緊鎖,一聲不吭。

兩年前蒙古大軍挺過黃河,進入河南之地,數番慘戰之下,國內精銳盡失,國力折損,境內殘破,至今尚未恢復。

大金國,還有南下的實力和勇氣嗎?

“這些狂妄卑劣的宋人!”

完顏守緒狠狠罵了一句,斜著眼,心情沉重。

“去年祭祀宋故太后,宋人那些大臣哪裡,沒有透漏出什麼口風嗎?他們真是要對我大金用兵嗎?”

遣使入宋境祭祀宋故太后楊桂枝,總該有些收穫吧。

“回陛下,確實沒有。臣等根本沒有見到宋皇,但宋人對北伐勢在必得,想必秋後就會動兵。”

張天綱小心翼翼。宋皇拒見,宋朝官員對他態度冷淡,以及後來拒絕入境,北伐大事密不透風,他根本不知道宋人的動向。

“這個反覆無常的小人!先是佔了臨洮路,然後又佔了陝西,現在又要對我大金國動兵。他真的以為我大金國好欺嗎?你們在甚?去了宋國,毫無收穫,此時卻該如何應對?”

完顏守緒忍不住又發了出來,順道埋怨起了兩位肱骨大臣。

宋皇趙竑在他的嘴裡,成了反覆無常的小人。

他也不想想,他現在佔據的河南地,本就是人家宋朝的故地舊京。宋人拿回去,天經地義,堂堂正正。

“陛下,宋金世仇,不共戴天。河南彈丸之地,三面都是宋軍,如今損兵折將,宋人兵鋒正盛,恐怕只能固守。還是早做打算,以免到時候措手不及。”

完顏白撒皺著眉頭,提醒起了皇帝。

“陛下,宋軍虎視眈眈,隨時可能來犯。宋金西北邊軍精銳,但兩淮孱弱。不如集結兵馬,向淮水以南用兵。先取了兩淮和荊湖,再伺機對江南用兵。”

李蹊肅拜而道,攻擊性十足,卻似乎是在孤注一擲。

宋人兵鋒正盛,大金國再不動,恐怕只能任人宰割了。

“李相公,征戰靠的是實力,千萬不可意氣用事。我軍與北兵大戰,將士損失慘重,固守都成問題,何談用兵江淮?無論宋人是不是要對我大金用兵,如今之計,還是固守更為妥當!”

完顏白撒斷然否決了李蹊的“冒險主義”。

在是守是戰上,兩位大金國執政大臣,出現了分歧。

“宋軍大敗北兵,不過是仗著地形和人多,其戰力恐怕不過如此。再者兩淮宋軍雖歷經大戰,但我軍並不懼怕。困守汴京城,只能是坐以待斃。不如用兵南下,我大金國還有一線生機。”

參知政事石盞女魯歡,持有不同的意見。

“以前宋軍沒有火器,主帥都是文官。如今兩淮和荊湖的主將一個杜杲,另外一個孟珙,都是沙場宿將,不好對付。我軍用兵江淮,一時之間,恐怕難以取勝。”

完顏白撒持重沉穩,還是堅持以守代攻。

決戰沙場,靠的是實力,哪裡來的僥倖。宋軍能夠擊敗韃靼大軍,絕不僅僅是運氣那麼簡單。

到了這個時候,石盞女魯歡等將還藐視宋人,實在是無法理喻。

“白撒,你怎麼現在這麼膽小?以往的英雄氣都到哪裡去了?這樣守下去,國土淪喪,困守幾座孤城,早晚餓死病死。與其這樣,還不如揮兵南下,若是奪得揚州、襄陽、江州等地,不但可解燃眉之急,日後對韃靼大軍,也有緩衝之地。”

石盞女魯歡大聲說道,依然堅持自己的觀點。

“石盞女魯歡,揮兵南下,糧草輜重有保障嗎?即便是佔了淮楚,有兵堅守嗎?我大金的水師又何在?”

完顏白撒毫不動搖,仍然固執己見。

“好了好了,都別吵了,腦子都要被你們吵暈了!”

群臣們你來我往,爭論不休,完顏守緒一拍桌子,滿臉的怒容。

龍顏震怒,房中的爭吵戛然而止,眾臣都是悻悻閉上了嘴巴。

“宋人要北伐,窩闊臺那裡,還有兩河,就沒有應對嗎?”

完顏守緒心情矛盾,話題回到了蒙古國身上。

這個時候,寄希望於蒙古大軍和宋軍兩虎相爭,完顏守緒心裡,別提多憋屈了。

“回陛下,窩闊臺似乎在向兩河增兵,韃靼大軍捨棄了小城,全都聚集於太原、燕京、雲中三地,看來是未雨綢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開局武力天花板,被公主現場直播

打工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