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沉的命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章 金融,穿越南宋當皇帝,浮沉的命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面額小,必然會大量在市面上流通,對大宋經濟發展,大有裨益。
“陛下,聲音尖高的是鋼鐵做胚假幣,聲音嘶啞的是銅錫合金做胚假幣,聲音沉悶的是“銀包銅夾餡”假幣,無聲的是金屬粉屑合成胚假幣。陛下的鑑別之法可謂恰當。此次換界萬事俱備,只等昭告天下了!”
江南東路制置使汪綱也是大聲喊道,以便皇帝聽得清楚。
一元銀幣,總重七錢二分,銀八九,銅一一。
銀佔89%,銅佔10%,錫佔1%,這便是一枚銀元的重量,七錢二分,純銀不過六錢四分八厘。
1兩銀子換0.85銀元,1元銀幣值3貫,值660文。
光是一個改銀為幣,朝廷獨享上千萬貫火耗之利,為換界開了一個好頭不說,更是緩解了了西部戰事損耗帶來的壓力。
上千萬貫,恰好可以解決西北戰事死傷將士的撫卹問題。
至於銅元,以十文銅元為主,共當一文、二文、五文、十文、二十文、五十文、一百文、二百文、五百文九種,制精美,讓人愛不釋手。
一旦推行,必將會迅速推動大宋貨幣在全天下的流行。
皇帝,可真夠卑鄙的!
“一旦銀元發行,恐怕會成為很多人的收藏之物。”
真德秀搖著頭說道,心頭盡是無奈。
一元銀元正面是梅花簇繞的“一元”,背面萬里長城。銅元正面“十文”,北面梅蘭竹菊等幾種植物。銀元貴重不說,精美如工藝品。以國人喜歡儲存的習慣,第一次的1000萬枚銀元,恐怕會供不應求。
“銀行,已經是刻不容緩了。”
銀行的構想,本是興慶二年,他登基的第二年,但拖到了興慶四年。這兩次換界,都是足足等了四年。銀行和銀元,貨幣流通,登基八年,也終於步入正軌。
西北一場戰事,死傷了近三萬將士,傷筋動骨,光是撫卹和糧草,就達到了上千萬貫。
這還不包括剿滅李全的開支,以及國內動亂、旱災水災、臨安大火等損耗。
這也是他不得不暫緩北伐的主要原因。戰爭打的是糧草,不能光靠熱血。一旦北伐,那就必須保證後勤,保證成功。
他相信,窩闊臺退去,除了蒙古大軍損失慘重外,恐怕也有後勤方面的原因。畢竟現在的蒙古大軍中有大量漢軍,必須要有米糧的供應。
“陛下,1000萬銀元,1000萬貫銅元流行於世,會不會太多了些?”
身為戶部尚書,真德秀還是有些擔心。
大宋士民有儲存金銀的習慣,一旦銀元不被人們認可,豈不是要擠壓?
“多了?會子都能暢行,何況銀元銅元?光是軍中,已經是不夠用。”
真德秀沒有看到的是,無論是會子,還是銀元銅元,它們能夠順利通行,背後是朝廷和官府的信用。
“隨著我大宋水師縱橫天下,向海外拓殖,你就會發現,1000萬銀元不過是九牛一毛。將來也許會是幾十個、上百個1000萬銀元。總有一天,銀元銅元和會子,會出現在世界的每個角落。”
別得不說,光是每年朝廷的開支,以及官吏、將士的餉銀,就達5000萬貫左右。1000萬銀元,加上100萬貫銅元,總計不過4000萬貫而已,不會有貨幣氾濫貶值的擔憂。
“陛下,我大宋銀礦稀少,官府和民間加起來,也不過八九千兩白銀。要是如陛下所說,也沒有那麼多銀子啊!”
鄒應龍不自覺又問了起來。
銀圓換銀子是國策,朝廷得利,百姓受益,市場也因之繁榮。
但隨著銀圓投入使用,只怕將來市場上銀圓越來越多,鑄造的銀礦不夠怎麼辦?
“我大宋沒有,不代表大宋以外的地方沒有。整個南美洲盛產黃金白銀,多得你想象不到。況且到了最後,最終是會子代替銀圓。”
趙竑看著眾人,晃了晃手中的銀圓,微微一笑。
“不過,在今天的這個時代,相比較會子,銀圓會很快風靡整個世界。不信的話,諸位卿家就拭目以待吧。”
南洋和北美的糧食、南美的金銀、澳洲的鐵礦、都是中華所需。只是現在大宋水師還在渤泥和澳洲一帶墾殖,以大宋的船堅炮利,有朝一日,自然可以任意攫取。
鄒應龍等人面面相覷,都是訕訕一笑。
大宋水師縱橫天下,也許真能依靠武力,達成所需。
銀圓流通世界,他們一點也不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