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沉的命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1章 援軍,穿越南宋當皇帝,浮沉的命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阻擊韃靼騎兵,臣請戰!”
趙溍也是走了出來,積極請戰。
“去吧。記住困獸猶鬥、圍三闕一,火器大肆殺傷對方即可。”
趙竑輕輕點零頭,暗暗捏了把汗。
蒙古大軍久經戰陣,把握戰機的能力很強,想要趁著宋軍立足未穩,先衝擊餘玠部,再驅使潰軍衝擊呂文德部,一舉擊潰兩路宋軍援軍。
孟珙等將離去,趙竑目光投向城外,蒙軍萬騎奔流,視線中都是晃動的頭盔和馬頭,城牆上都能感覺到他們萬馬奔騰帶來的震動,著實讓人心驚。
歷史上蒙古鐵騎無堅不摧,幾乎沒有一支軍隊能與之抗衡。要是沒有劃時代的火器和軍事政治改革,恐怕大宋會和歷史上一樣,難逃滅國的噩運。
原野上,蒙古鐵騎兜成一個巨大的橢圓大陣,戰馬滾滾而來,更有許多無饒馬匹混雜其中,猶如奔騰的洪流,大部直奔宋軍右翼騎兵。只有兩成左右的蒙軍騎兵,陣容鬆散,直面宋軍大陣。
“停下!佈陣!”
餘玠軍令傳下,宋軍大陣停下開始佈陣,有條不紊,忙而不亂,很快一個個方陣形成,重甲步兵在前坐下,粗重的長槍後部抵住地面,明晃晃的槍頭抬起,猶如斜著長起的鋼鐵叢林。
重步兵身後是刀盾手和長槍兵,刀盾手除了輕巧的盾牌,手中都是重刀巨斧鐵棒等重武器,長槍兵手中的長槍都是帶有弧刃的勾鐮槍,既能勾馬,又能刺殺,和刀盾手一樣,專門對付騎兵。
長槍兵跟著是弩弓手和炮手,騎兵護住兩翼,持弓執弩,蓄勢待發。
河西軍中,由於有大量的吐蕃和党項士兵,因此弓箭手比其它各路弓箭手要多得多,也大大增加了河西騎兵的射殺能力。
城牆上,看到河西軍瞬間結陣,大陣嚴整,各司其職,沒有一絲的慌亂,趙竑輕輕吐了口氣。
西北邊軍,已經是一支強軍了。
河西軍大軍之中,統制官張中夏騎在馬上,臉色泛紅,眼神中有一絲不易覺察的興奮。
“韃靼騎兵這是先下手為強,想要從右翼沖垮我軍騎兵,趁機衝散我軍大陣。”
想趁宋軍立足未穩,打宋軍一個措手不及。可惜宋軍軍紀嚴苛,訓練有素,就連行軍都要顧及陣型。蒙古騎兵們,這是太想當然了。
“韃靼是要趁我軍立足未穩,一舉沖垮我軍!他把我軍當什麼了,草寇嗎?”
王圭暗暗心驚萬馬狂奔的氣勢,嘴上卻不示弱。
蒙古騎兵罕有敗績,騎戰經驗豐富,野戰從來不怵,眼前的三萬宋軍步騎,他們或許根本就不放在眼裡。
但宋軍,又不是泥捏的,任他們揉搓。
“王圭,一會騎兵對沖,自己心些。陛下,可能在城牆上看著。”
張中夏一本正經,叮囑起了自己的弟。
“陛下?”
王圭吃了一驚,看了一眼遠處的城牆,隨即重重點零頭。
皇帝眼皮底下,只能是捨生忘死,奮不顧身了。
“炮兵準備,騎兵集結,全軍準備迎戰!”
餘玠軍令傳達,宋軍右翼騎兵出了大陣,眾軍戰意熊熊,許多騎兵已經執弓摘弩,蠢蠢欲動。
“所有人!準備應戰!”
宋軍炮兵陣地,吳峰大聲吶喊,指揮著宋軍炮手們調整方向角度,裝填彈藥。
投身西北邊軍六年多,吳峰滿面風霜,雖然少了一隻手,但氣度從容,穩重幹練,指揮千軍萬馬,也是處變不驚。
宋軍火炮單軌炮架,容易移動調整方向;後部螺各節角度,瞬間完成。火炮使用藥包和刻度炮尺,快速準確。
“弓弩手,準備!擲彈兵,準備!刀斧手、勾鐮槍,準備!”
蒙古騎兵氣勢迫人,張中夏手心冒汗,大聲喊了起來。
一旦蒙古騎兵衝破火炮封鎖,擲彈兵和勾鐮槍等,就不得不派上用場。
蒙古騎兵滾滾而來,很快進了火炮的射擊範圍,前面重騎兵凶神惡煞,排山倒海一般讓人心驚,後面輕騎兵挽弓奔騰,等重騎兵衝破宋軍大陣,便行衝擊射殺。
“開炮!”
蒙古騎兵很快進了兩裡的範圍,萬蹄狂奔,煙塵飛揚,攝人心魄,吳峰再也忍不住,大聲喊了起來。
“蓬蓬蓬!”
100門
7斤火炮紛紛打響,整個宋軍火炮陣地,盡被一片濃濃的煙霧所籠罩。
緊跟著,100門
5斤火炮又開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