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唐紀——李世民智降薛仁杲
林源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0章 唐紀——李世民智降薛仁杲,白話資治通鑑:歷史故事輕鬆懂,林源生,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雙方在戰場上展開了激烈的廝殺。唐軍的步兵們手持長槍、大刀,與敵軍展開了近身肉搏。他們勇猛無畏,毫不退縮,以一當十。騎兵們則發揮了他們的機動性優勢,在戰場上縱橫馳騁,衝擊著敵軍的防線。馬蹄聲、喊殺聲交織在一起,震天動地。戰場上硝煙瀰漫,鮮血染紅了大地。
李世民在戰鬥中表現得極為英勇。他揮舞著寶劍,左右砍殺,敵軍在他面前紛紛倒下。他的目光堅定而銳利,時刻關注著戰場上的局勢變化。在他的指揮下,唐軍逐漸佔據了上風。宗羅睺的軍隊開始潰敗,士兵們紛紛向後逃竄。
李世民乘勝追擊,他率領著唐軍緊緊咬住敵軍不放。在追擊的過程中,他展現出了高超的軍事指揮藝術。他並沒有讓軍隊一味地盲目追擊,而是保持著良好的隊形,防止敵軍的反撲。同時,他注意到敵軍敗退的方向是折墌城(薛仁杲的據點),於是他迅速做出了部署。他派出一支精銳的騎兵部隊,繞道敵軍後方,截斷了他們的退路。
當宗羅睺的殘軍退到折墌城下時,他們驚恐地發現退路已經被唐軍截斷。頓時,整個軍隊陷入了一片混亂。士兵們四處逃竄,相互踐踏,原本就已經崩潰計程車氣徹底瓦解。城中的守軍看到城外的軍隊如此狼狽,也開始慌亂起來。他們不知道該如何應對眼前的局勢,軍心大亂。
此時,李世民率領著大軍將折墌城團團包圍。折墌城城牆高大堅固,但在唐軍的包圍下,也顯得岌岌可危。李世民並沒有急於攻城,他深知攻城戰的殘酷性,而且他希望能夠以最小的代價拿下這座城池,平定薛仁杲。
李世民開始仔細觀察折墌城的情況。他發現城中雖然守軍眾多,但由於剛剛經歷了城外軍隊的潰敗,人心惶惶。他還了解到,薛仁杲的軍隊內部存在著一些矛盾。薛仁杲雖然勇猛,但為人殘暴,對待部下並不寬厚,許多將領和士兵對他都有所不滿。而且,經過長時間的戰爭,士兵們都渴望和平,他們對繼續抵抗已經產生了動搖。
基於這些情況,李世民決定採用智取的方法。他召集了自己的謀士和將領們,共同商討勸降的策略。他們分析了薛仁杲和他的將領們的心理,認為如果能夠給予他們合適的條件,他們有可能會選擇投降。
李世民派出了一位能言善辯的使者前往折墌城。這位使者進入城中後,首先向薛仁杲傳達了李世民的善意。他表示李世民並不想讓更多的人死於戰火,希望薛仁杲能夠認清形勢,放下武器投降。使者向薛仁杲詳細闡述了繼續抵抗的無望,指出唐軍已經將城池團團包圍,而且城中的糧草也無法支撐太久。如果繼續抵抗,最終只會導致城破人亡。
同時,使者也向薛仁杲的將領們傳達了李世民的承諾。他告訴將領們,如果他們能夠勸說薛仁杲投降,李世民會保證士兵們的生命安全。對於將領們,李世民會根據他們的才能給予任用,不會虧待他們。而且,投降後計程車兵們可以選擇回家務農,或者加入唐朝的軍隊,都將得到妥善的安置。
這些話語在薛仁杲的軍隊中引起了不小的反響。一些將領開始私下裡討論投降的可能性。他們看到了城外唐軍強大的軍事實力,也意識到繼續抵抗下去沒有好結果。而且,李世民的承諾對他們來說具有很大的吸引力,畢竟在亂世中,能夠保全性命並且有一個好的歸宿是他們所期望的。
然而,薛仁杲卻對投降一事猶豫不決。他一方面不甘心就這樣放棄自己的勢力,另一方面又對李世民的承諾有所懷疑。他在城中來回踱步,思考著對策。他的一些親信則在一旁勸說他抵抗到底,他們認為折墌城城防堅固,只要堅守一段時間,或許會有轉機。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城中的情況越來越糟糕。糧草短缺的問題日益嚴重,百姓們開始出現恐慌。士兵們由於飢餓和對未來的擔憂,士氣低落。一些士兵甚至開始偷偷地商量著要開啟城門投降。薛仁杲看到這種情況,心中也開始動搖。
李世民在城外也沒有閒著。他一方面等待著城中的答覆,另一方面繼續展示唐軍的實力。他讓士兵們在城外整齊地排列,展示出精良的裝備和高昂計程車氣。同時,他還故意讓城中的人看到唐軍充足的糧草供應,讓他們明白抵抗是沒有希望的。
在這種內外交困的情況下,薛仁杲最終決定派出使者與李世民談判。李世民熱情地接待了使者,再次強調了自己的承諾。他向使者表示,只要薛仁杲投降,他會以禮相待,並且會保證城中百姓和士兵的安全。
經過一番談判,雙方達成了初步的協議。薛仁杲決定開啟城門投降。當城門緩緩開啟時,李世民率領著軍隊進入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