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新疆生活
今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1. 新疆生活,嫁給銀行家老公[年代],今稚,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滬上春深》文/今稚
2024年12月11日獨家釋出於晉江文學城
/
緊握著鑰匙
開啟一扇通往春天的窗
奔赴生命的明媚
成為自己的主人
與芬芳的年華重逢
我聽見她說
親愛的
這一生,要閃亮地過
——
寫於冬山如睡時。窗外蘭新線壯麗如斯。
/
一九九零年,隆冬。上海小雪紛飛。
黎蔓懷揣返城證明,推著舊拉桿箱,揹著棉布麵粉袋改的旅行包,牽著妹妹穿過人群,離開綠皮火車站臺,迎著茫茫飛雪走向廣場。
映入眼簾的恢弘、繁忙都會,是遠東明珠。是祖輩、父輩的故鄉。是出發和到達的碼頭。
但對她來說,這是陌生的異鄉。周圍的吳儂軟語,她一句也聽不懂。
她出生在喀什戈壁灘邊。那裡黃沙漫漫,最熟悉的景物是胡楊,沙棘,駱駝、鴿群。
媽媽是她四歲那年奶奶去世後從兵團辭職的。
起初被老領導安排到地委做辦事員,後來爸爸胃出血,她就又辭職,搬到戈壁小鎮開裁縫鋪。
結果襯衫、毛線衣、布拉吉根本賺不到錢,人家自己也會。反而被鄰居奶奶們追著教會了烏孜別克族繡花和手工毯賺手工費。
整個童年時期,家裡經濟非常窘迫,吃的穿的幾乎全部自己動手。玩具只有沙子,毽子,繩子,棍子。她對這些沒有興趣。
夜校有個老師看她會畫地形圖,贈她竹筆,教她把青核桃皮加水熬成墨汁,可以記日記,可以畫鋼筆淡彩。
掌握了一定技術後,她迷上畫哈薩克族、烏孜別克族的服飾。那些豔麗的紅,多麼美妙。
每逢集市,梳好麻花辮,戴上丁香和小花帽,買個香得流油的烤包子,走街串巷去看漂亮的裙子和手工飾品就是她最開心的事。
逛完了後就趕快拿紙筆,抓緊時間在做晚飯前把喜歡的都畫好,偷偷曬乾儲存起來。幻想著有朝一日,媽媽會同意由她自己獨立縫製一條裙子。
除了這個,她最盼望的是爸爸回家。
每次爸爸回來,媽媽就會非常隆重地宣佈今晚煮辣醬面吃。然後,拿出珍藏的自制醬油、豆乾、甜麵醬,安排她跑腿買肉,哥哥削洋芋。
她家的辣醬不放辣,又炒又燉。
澆頭燜在煤爐子上咕嘟咕嘟翻滾,燻得滿屋醬香油潤時,爸爸會從門外進來,掏出一顆大白兔奶糖,笑眯眯地剝開扔到鍋裡增加香甜滋味。
她仗著年紀最小,爸爸來了有了底氣,每次都要吵著要先嚐一口。
爸爸會不顧媽媽反對,給她和哥哥各喂一口肉,然後帶著他倆圍觀媽媽做手擀麵,美其名曰幫忙。
吃晚飯時,全家圍著一盞微茫的油燈,就著爸爸繪聲繪色的“沙漠歷險記”呼哧呼哧吃麵,並不時發出驚呼,哇,啊,噢。
這是他們家最歡樂的時光。爸媽通常會奢侈地對飲一杯酒。
可惜這世上好景不長久。後來,爸爸懷抱筆記和繪製好的圖紙,永遠留在了沙漠裡。永遠沒能吃上魂牽夢繞的雪菜黃魚面。
那陣子每天都有地質隊的人來送錢和物資,媽媽沒有要。媽媽把爸爸和奶奶埋在一起,開了證明,帶著哥哥和她,千里迢迢移居伊犁。
經過阿克蘇時,路邊驛站躺著一個小嬰兒,臉色烏青,襁褓裡塞著糧票和出生日期。
可他們窮的要死,根本無力撫養。
媽媽給餵了熱水,拿舊衣服重新包了一層擋風,然後狠狠心強行拖走她和哥哥。走出老遠後,突然聽到比貓崽子還弱的哭聲,又扭頭折了回去。
她趁媽媽沒留意,回頭看了一眼那個跟了一路的小蘿蔔頭。
就這樣,家裡多了個妹妹。媽媽貼身裹在懷裡,一路跟牧民討羊奶養活。
到了伊犁,妹妹起名黎含之。
幾經周折買屋租地安頓下來後,他們倒錢袋一數,這下家裡半個烤包子都買不起了。
好在伊犁物產豐茂,水草繁茂,可挖野菜,可養牲畜,可種地,可捕魚。村委會看妹妹孱弱不好養活,隔三差五找牧民送羊奶過來。
為了養活他兄妹三人,媽媽忘了青年喪夫的痛苦,完全褪去了最後一絲女性的柔美,像強壯的野牛一樣勞作。完全看不出曾在兵團文工團工作。
春天農忙,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