桔子一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章 缺失的美術課,桔子一夢,桔子一夢,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在一個看似平常的日子裡,一切都如往常一樣按部就班地進行著。然而,就在即將開始美術課的時候,發生了一件令我感到十分意外的事情。

當時,班主任老師帶著她一貫的溫柔走到我的面前,輕聲對我說:“秋桔呀,你下節課能不能到外面的臺子下面去待一節課呢?”聽到這話,我心中不禁湧起一股詫異之情。畢竟,這樣的要求實在太不尋常了,但出於對老師的信任和尊重,我並沒有當場提出反對意見。

心裡暗自琢磨著,難道是老師有什麼特別重要的事情需要安排嗎?又或者是與我個人有關的特殊情況?種種疑問在我的腦海中盤旋,但我還是決定先按照老師說的去做。於是,在那節美術課上課之前,班主任老師鄰著我我悄悄地躲到了外面的臺子下面。

那個地方有些空曠,上午的陽光灑滿了整個操場,陪伴我的就是那溫柔的陽光和淡淡的沙土,周圍還瀰漫著一絲淡淡的塵土氣息。我靜靜地蜷縮在角落裡,耳朵卻始終留意著教室裡傳來的動靜。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終於,美術課下課的鈴聲響了起來。我這才從藏身之處鑽出來,匆匆忙忙地跑回自己的座位上,準備繼續接下來的課程。

這短短的一節課,對於我來說卻是如此漫長而獨特。它成為了我這輩子迄今為止唯一一次缺課的經歷,也讓我至今回想起來仍覺得充滿了神秘色彩。

放學之後,我鼓起勇氣去找班主任詢問緣由。班主任看到我後,臉上露出了些許愧疚之色。她拉著我到一旁安靜的角落,緩緩開口道:“秋桔啊,其實那天有位很重要的人來聽課,學校希望展現出咱們班最好的一面。你知道的,你的家庭情況有點複雜,怕給班級抹黑。”我聽後,心裡一陣難過,原來竟是這樣的原因。

我低著頭默默地往家走,一路上思緒萬千。到家後,爸爸看出了我的不對勁,在他們的追問下,我道出了實情。爸爸沉默良久,摸著我的頭說:“孩子,這不是你的錯,社會不該是這樣的。”從那以後,這件事反而成了我努力學習、積極向上的動力,我要用行動證明,無論家庭出身如何,都不應被歧視。多年後,我憑藉自己的努力生活,再回頭看這段經歷,雖仍覺心酸,但更多的是釋然。

贈劉景文

宋 蘇軾

荷盡已無擎雨蓋,

菊殘猶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須記,

最是橙黃橘綠時。

【譯文】

荷花凋零盡了,已經沒有傘蓋一樣的荷葉高高舉起,遮擋風雨,菊花也凋殘了,不過還有頑強的枝丫尚未乾枯,傲立寒霜。

一年中最美好的景色你一定要記住,現在這橙子變黃、橘子正綠的秋末初冬之際,正是人間難逢的美景時節。

【作者介紹】

蘇軾(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眉山市)人,北宋著名文學家。他一生在政治上屢遭打擊,但在文學、藝術的各個領域都取得了非常卓越的成就,其詩、詞、散文、書法、繪畫,都對後世產生了深遠影響。他與父親蘇洵、弟弟蘇轍合稱“三蘇”,同被後人列入“唐宋八大家”。

【賞析】

元佑五年(1090年),蘇軾在杭州擔任太守。在這裡,他結識了五十八歲的兩浙兵馬都監劉景文,兩人一見如故。蘇軾就寫下了這首《贈劉景文》。

這首詩開篇描寫了秋末初冬,荷葉和菊花都已經衰殘的景象———但這兩者都不是作者敘述的重點,詩歌的後兩句才是蘇軾所要強調的物件。秋冬一般被認為是肅殺寒冷的季節,蘇軾卻稱它為“一年好景”,為什麼呢?原來是因為此時有“橙黃橘綠”。在“橙”和“橘”中,作者最想要強調的還是“橘”。

其實在古代,“橘”可是能與松、竹、梅歲寒三友相提並論的高潔形象。屈原有《頌》,借讚美“青黃雜糅,文章爛兮”的橘來表白自己“秉德無私”的高潔追求。張九齡在《感遇》中也寫道:“江南有丹橘,經冬猶綠林。豈因地氣暖,自有歲寒心。”而這裡蘇軾寫橘,不僅是在讚美秋冬美景,更是在讚美劉景文正直的操守與清白的品格。

此時的劉景文已年近六十,仍舊蹉跎在低微的官職上,縱有一身才華也無處施展。秋末初冬象徵著人生的中晚年,雖然已近遲暮,卻是果實收穫的季節。蘇軾在這首詩中也傾注了對朋友的鼓勵,期待朋友能夠憑藉積累的才學與品行,收穫應有的回報。其實,此時的蘇軾也已經年過半百,對朋友的激勵,又何嘗不是詩人自己的人生信條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他小說相關閱讀More+

快穿之我又失敗了

花花愛吃小蘋果

軍婚蜜戀之萌寶空間

愛吃芋頭粥的薛老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