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科學研討會
飛到尼比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章 科學研討會,上班第一天就陷入奈米風暴,飛到尼比魯,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不多時,飛機已經飛回研究中心上空盤旋等待降落。
王海洋從舷窗望出去,下面數不清的工程機具正在圍著奈米部長生閣等地方施工,遠處的橋樑也已經重新架起了幾個鐵橋墩。
這時王建國正對王海洋說著什麼,因為飛機巨大的噪音他根本聽不清,只能本能的點點頭。
直升飛機逐漸降低高度,螺旋槳帶起一陣狂風,將地面上積累的灰塵和石子卷向四周,就像一場迷你風暴在工地上爆發。塵土飛揚,形成一道風沙屏障,將周圍的建築物和工地機械隱沒在煙塵之中。王海洋眯起眼睛走出飛機,隱約看到幾名全副武裝的人員站在工地邊緣,帽簷被風吹得向後揚起,緊緊地護住頭盔。
“王廳長,辛苦了,工作組已經都在等候了。”一箇中年人模樣的武裝人員對王建國說。看他的級別應該是現場武裝人員的負責人。
“劉組長,我們不辛苦,還要感謝你們的付出,對了專案重建怎麼樣了?”王建國和王海洋隨著一行人往研究園區深處走去。
“已經達到使用條件,後面這些附屬工程也會很快建好,完全是按照戰時生產標準,所有材料都是優先供應。”劉組長一路不停介紹。
“怎麼還戰時狀態了?”王海洋一臉不解。
“現在就是戰爭狀態,科技研究不出來,沒有突破就是隻能被打。”王建國嚴厲地說道。
一行人沿著道路前行,周圍的景象讓王海洋感到一股異樣的壓抑。寬闊的河流從遠處繞過,園區與城市隔絕在這一片綠意和水波之間。河邊的一座橋樑正在重新搭建,鋼架結構的橋墩支撐在河水中,工人們忙碌地穿梭在其間。
走到園區深處,王海洋遠遠就看到了那座正在重建的長生閣。原本充滿道教色彩的建築現在只剩下殘破的框架,幾臺起重機正吊起巨大的金屬材料,將它們一點點拼裝回原來的位置。塵土在空中瀰漫,工地的機器不斷髮出轟隆隆的聲音,幾名頭戴安全帽的工人正在指揮著施工進度,周圍還有一些身著研究院制服的工作人員在核對施工圖紙。
到了奈米部的大門,周圍的工地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重建工作,鋼筋和混凝土的味道混合在空氣中。
幾名全副武裝的人員守衛在奈米部的入口處,目光警惕地掃視四周。當他們看到王建國等人時,紛紛敬禮,然後開啟了大門,迎接他們進入奈米部。
進入大廳後一切都和上次來的時候一樣,沒有什麼變化,只是前臺已經不再有人值守。
“王廳長,王海洋你們可算是到了,趕快去會議室吧,大家都等著的。”一個穿著領導人經典黑色夾克的人從大廳裡迎了出來。
“李司長,真是麻煩你了,沒想到你也在現場。”王建國回答的時候顯得很恭敬,王海洋可以猜到這人的級別應該比父親大多了。
一行人匆匆走進了會議室,映入眼簾的是齊刷刷的人頭,這個地方說是會議室,實際面積都快趕上剛剛進門的大廳了。佈局是標準的的中國官方會議風格:前方是寬大的主席臺,擺放著數張桌子,桌上整齊排列著麥克風和資料夾,背後掛著莊重的背景布,上面寫的科技創新,引領未來,煉虛計劃,鑄就輝煌。,前面還有黨徽或國家標誌。下面是一排排整齊的座椅,劃分成幾塊區域,參加會議的人們按級別依次排列。靠近主席臺的前幾排坐的是各部門的主要負責人,後面則是不同層級的工作人員。整個會議室顯得莊嚴肅穆,氣氛中瀰漫著一種壓抑而嚴肅的正式感。
王建國坐在第一排負責材料供應的區域,王海洋被安排在專家組區域。但他目光卻不由自主地掃視四周。雖然名為“天道會”分支,但如今的一切卻與他想象中的邪教活動截然不同。每個研究員的臉上都帶著一絲專注,彷彿這是一場純粹的學術討論。
會議開始後,幾位負責人輪流發言,重點談論了當前煉虛計劃的各項科研進展與面臨的挑戰。王海洋注意到,會議的氣氛嚴肅而緊張,甚至有些熱烈。一位負責生物材料研究的資深學者發言了,他展示了一份關於“合成生物材料在人體組織修復中的應用”的報告:“我們已經開發出一種與人體細胞相容性極高的生物支架材料,這種材料不僅可以促進組織的自然再生,還能夠為奈米機器人提供理想的操作平臺。對於複雜的組織結構,尤其是神經網路的修復,這種支架能夠提供穩定的微環境,確保奈米機器人在修復過程中不受干擾。”
王海洋目不轉睛地看著投影螢幕上展示的各種生物材料圖樣,感覺置身於一場先進科技的盛宴中。那些生物支架的精細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