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空無邊18888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3章 《秦朝偉業:統一六國與歷史影響》,華夏大地上下五千年,星空無邊18888,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秦國自秦孝公任用商鞅變法圖強以來,歷經數代君主的不懈努力,逐漸在戰國七雄中嶄露頭角並最終完成了統一六國的偉大霸業,建立起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封建王朝,其影響深遠而持久,在中國歷史長河中書寫了極為濃墨重彩的一筆。
秦國在崛起過程中,商鞅變法是關鍵轉折點。商鞅透過廢除井田制、獎勵耕織與軍功等一系列舉措,極大地激發了秦國的農業生產活力與民眾參軍作戰的積極性。秦國的經濟迅速繁榮,軍事力量得以不斷擴充。在農業上,新開墾的土地增多,糧食產量大幅提升,為長期的戰爭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在軍事方面,以軍功授爵的制度讓無數普通民眾有了改變命運的機會,秦軍的戰鬥力由此迅猛增強,成為一支令六國膽寒的虎狼之師。
秦惠文王時期,秦國在外交與軍事上繼續開拓進取。張儀憑藉其三寸不爛之舌,推行連橫之策,成功破解了六國的合縱聯盟。他周旋於各國之間,利用各國之間的矛盾與利益糾葛,或拉攏、或威脅,使六國之間相互猜忌、難以形成合力。在軍事上,秦國不斷向外擴張,奪取了魏國的河西之地等大片領土,進一步鞏固了秦國的勢力範圍,也為後續東出函谷關奠定了更為有利的戰略態勢。
秦昭襄王在位時,秦國繼續對六國保持強大的軍事壓力。白起等名將在這一時期大放異彩。白起一生征戰無數,伊闕之戰中,他以少勝多,大破韓魏聯軍,斬首二十四萬,使韓魏兩國元氣大傷。長平之戰更是堪稱經典,白起指揮秦軍與趙國決戰,最終坑殺趙國降卒四十萬,趙國從此一蹶不振,秦國在統一六國的道路上掃除了一個極為強勁的對手。這一系列的戰爭勝利,不僅極大地削弱了六國的有生力量,也使得秦國的威名遠揚,讓六國在心理上對秦國產生了深深的畏懼。
到了秦王嬴政時期,秦國統一六國的大勢已基本形成。嬴政先是剷除嫪毐叛亂集團,後又罷免呂不韋的相位,將秦國的大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之後,他便開啟了大規模的統一戰爭。
公元前 230 年,秦國攻滅韓國。韓國本就是戰國七雄中較為弱小的國家,在秦國的長期蠶食與軍事打擊下,無力抵抗。秦國派內史騰率軍輕鬆攻克韓國都城新鄭,韓王安被俘,韓國滅亡,秦國在其故地設定潁川郡,正式拉開了統一六國戰爭的序幕。
公元前 228 年,趙國在經歷長平之戰的重創後,雖有李牧等名將苦苦支撐,但終究難以抵擋秦國的強大攻勢。王翦等將領率領秦軍多次對趙國發動大規模進攻,趙國在軍事上逐漸陷入絕境。最終,秦軍攻克邯鄲,趙王遷被俘,趙國滅亡。趙國公子嘉率殘部逃往代地,自立為代王,但已無法對秦國構成實質性威脅。
燕國在趙國滅亡後,深感唇亡齒寒。燕太子丹妄圖透過刺殺秦王嬴政來挽救燕國命運,於是便有了荊軻刺秦王這一悲壯的歷史事件。荊軻帶著樊於期的首級和燕國督亢的地圖前往秦國,在咸陽宮圖窮匕見,但行刺失敗。秦王嬴政大怒,立即派王翦、辛勝進攻燕國。燕、代聯軍在易水之西組織抵抗,卻被秦軍輕易擊敗。公元前 226 年,秦軍攻克燕都薊城,燕王喜和太子丹逃往遼東。雖然後來燕王喜殺太子丹向秦國求和,但燕國也只是苟延殘喘,滅亡只是時間問題。
魏國在戰國時期曾是強國,但在秦國的不斷打擊下逐漸走向衰落。公元前 225 年,秦國派王賁攻魏。魏軍堅守大梁,秦軍強攻不下,王賁便引黃河、鴻溝之水灌大梁城。大梁城被水浸泡多日,城牆崩塌,魏王假無奈投降,魏國滅亡。魏國的滅亡標誌著秦國在中原地區的統治進一步鞏固。
楚國是六國中地域最為遼闊、人口眾多的國家,也是秦國統一過程中的一大勁敵。起初,嬴政詢問李信滅楚需要多少兵力,李信稱二十萬即可,而王翦則認為非六十萬不可。嬴政先派李信、蒙恬率二十萬軍隊伐楚,楚軍在項燕的指揮下,採用靈活的戰術,對秦軍展開反擊,秦軍大敗而歸。嬴政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後,親自到王翦家中請王翦出山,並給予其六十萬大軍。王翦率大軍伐楚,楚軍再次出動全部兵力抵抗。王翦採取堅守不戰的策略,與楚軍長期對峙,消磨楚軍的鬥志。楚軍求戰不得,逐漸鬆懈。王翦趁機發動突然襲擊,大破楚軍。公元前 223 年,秦軍俘虜楚王負芻,楚國滅亡。楚國的滅亡使秦國基本完成了對南方地區的統一,極大地擴充了秦國的版圖。
公元前 221 年,齊國在秦國遠交近攻的策略下,長期與秦國交好,未做充分的戰爭準備。當秦國相繼消滅其他五國後,齊國孤立無援。秦國派王賁從燕國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