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陪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知行合一,看書學習,作家陪伴,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轉載)知行合一是中國哲學的重要命題,尤其以王陽明知行合一觀最具有代表性,對個人修養的養成也最具積極意義。
即知即改,關口前移
理解王陽明知行合一觀可以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情況是當心中有不良之念時,要趕緊剋制,做到即知即改。雖然只是“心動”,但王陽明認為已經是“行動”了。他指出:“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一般而言,一個人往往不是一下子就做出惡行的,通常是之前生髮出了多次不良之念,但是自身又認為這僅僅是“念”而沒有“行”,不加剋制,結果這些“不良之念”日益膨脹導致矇蔽良知而去“行”。因此,人不僅要控制自己的行為,更要經常反思自己的內心,重視和遏制滋生不良想法的“苗頭”。這個主張比人們通常認為的“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更提前了一步,從思想上來控制惡行的發生,可謂關口前移。
在王陽明看來,儒家講的“格物”就是“格心”,即透過“為善去惡”的功夫把內心的“惡念”格掉,所以王陽明說“為善去惡是格物”。他指出:“今人學問,只因知、行分作兩件,故有一念發動,雖是不善,然卻未曾行,便不去禁止。我今說個‘知行合一’,正要人曉得一念發動處,便即是行了;發動處有不善,就將這不善的念克倒了,須要徹根徹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潛伏在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根據王陽明的觀點,一個人想提高自己修養,就不僅要注意自己的言行,還要注意自己的思想,心裡一旦有“惡念”萌生,趕緊進行自我控制並將其消滅在萌芽當中。
儒家認為剋制“惡念”的重要方法是慎獨,王陽明也非常注意運用慎獨的方法。一般來說,慎獨有兩層含義,一是在沒人監督的時候不犯錯誤,即“不欺暗室”。這就是《中庸》中所說的“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能不能做到慎獨,也是君子與小人的重要區別。因為“小人閒居為不善,無所不至。見君子而後厭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二是“不自欺”,就是在沒人監督的時候不僅不敢犯錯誤,而且根本就不想犯錯誤,做到既不欺騙別人,也不欺騙自己的良心,所以“慎獨則心安”。因此,一個人要提升修養,必須養成慎獨的習慣,在公開場合或個人獨處,都要行為端正、表裡如一、保持定力。
即知即行,真知真行
理解王陽明知行合一觀的另外一種情況是當心中有“善念”時,應趕緊行動,做到即知即行。在王陽明看來,只有“真行”才是“真知”,“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王陽明認為,每個人都有良知,甚至連盜賊也有良知,但是有些人不願意按照自己的良知去做,實際上不是“真知”。王陽明提出知行合一觀在當時有極強的針對性,在明代,程朱理學強化了“存天理,滅人慾”等倫理道德,對士大夫也提出了很多修養要求,時人確實能夠把“天理”與“人慾”要求的道德範疇瞭解得很清楚,但不少人卻知而不行,甚至行而悖知,脫離了儒家經世致用的精神。他指出,“知之真切篤實處即是行,行之明覺精察處即是知”“真知即所以為行,不行不足謂之知”。
關於知識分子知而不行,重知不重行的情況,清初顏元也曾經批評指出:“宋元來儒者……無事袖手談心性,臨危一死報君王,即為上品也。”荀子更是非常強烈地斥責“口言善,身行惡”者。縱觀歷史與現實,真知真行確非易事,需要人不斷以學習或反思等方式提高自我認知、提升個人修養及品行,並用以指導行為與實踐,這也是達到知行合一的關鍵步驟。
王陽明認為,道不可坐論,德不能空談,把“善念”付諸行動從而實現知行合一,需要把“立德”與“立功”“立言”結合起來,這既是中國古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人生理想,也是實現“內聖”與“外王”有機統一的必然要求。這些觀點作為儒學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直到今天還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中國人的內心世界,以正能量的因子提示著中國人在完善自我、改造社會的道路上求真務實,不尚空談。
感恩世界,感恩有你,我愛我自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