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 星際門
乘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三十三章 星際門,我的星辰大海從黑科技開始,乘雪,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當然,曲速航行的條件也不簡單,只能走直線,前進途中遇到任何障礙物,就必須退出曲速航行狀態,繞開障礙物才能重新加速,再次進入曲速航行。
正因如此,星際高速通道隨之誕生,星際高速通道內,有政府專門負責清理障礙,保證不會出現各種意外,起止點之間一條直線,一次曲速航行就能到達,而飛船隻需要繳納一筆小額的通行費用就行。
而遠距離的星際旅行,可以使用空間跳躍,瞬息之間,抵達目的地,效率最高,不過其比起曲速航行,成本高了不少,跳躍一次需要的能量非常大,同時,對起跳環境和落地環境也更加苛刻。
一般來說,大星系內的往來最適用。
當然,空間跳躍也不是隨便跳的,能跳躍的距離由飛船效能所決定,遠距離跳躍對飛船的效能要求非常高。
空間跳躍的起跳點可以隨意位置,然而落地點卻很講究,沒人維護的座標點位就代表沒有安全性,一週前這裡還是安全的,而一週後,這裡停留了一顆隕石或者其他太空垃圾,如果遇到飛船再次按照這個座標點位跳躍,落地的瞬間,在空間波動的引動下,原本普通的隕石或是太空垃圾就會瞬間化身催命符,摧毀飛船。
一般飛船也都是走政府劃分的區域,且起跳之前,飛船就會跟落地點區域系統對接好,按劃分的點位座標跳躍。
這樣不僅可以保證飛船落地安全,還有利於政府管控。
整片區域都是被控制的,任何沒有獲得落地許可的飛船都不可以強行跳躍,否則會被控制區域的系統攔截,攔截系統會利用特殊裝置,直接破壞強行起跳飛船落點處的空間穩定,運氣好的飛船座標偏移,落在哪裡全看運氣,運氣差的恐怕會當場被空間力量泯滅。
曾經就有飛船因為座標偏移,直接落在了附近恆星中央,瞬間連人帶船被融化的渣都不剩。
當然,經過這裡同樣要交一筆維護費,且比星際高速通道更貴。
除以上兩種方式之外,還有人造蟲洞可以作為星際航行的方式,它的最大跨越距離比空間跳躍更遠,且安全可控,運用方式靈活多變,適合各種複雜環境,當然,成本也更高。
突襲黑氓街的黑白神教教徒就提前準備了小型蟲洞,行動結束之後,立即撤走所有人,再毀掉蟲洞,讓第八家族也追之不及。
這也證明了人造蟲洞的實用性。
短到恆星系之間,長到大星系之間皆可透過人造蟲洞來通行。
巡星走廊,星龍帝國境內最大的大星系,即便是在整個躍蛙大系內,其面積也屬於最大的那幾個,其星域形狀呈窄長鏈狀,最長處距離可達十億光年,如此廣大的面積,光靠曲速航行和空間跳躍還是不夠全面,人造蟲洞的運用在巡星走廊的發展中佔據極其重要的意義。
當然,從巡星走廊到首都星系銀河系的距離超越了以上所有方式所能達到的極限,此時,超遠距離星際門由此誕生。
其技術構成極其複雜,可以算得上是當前帝國科技的巔峰整合。
目前星龍帝國版圖範圍之內,星際門可以瞬間抵達任何位置,整個版圖星域皆在星際門傳送範圍之內。
星龍帝國版圖如今已經囊括近萬個類似巡星走廊、銀河系這般的大星系,疆域龐大,全靠星際門才能政令通達,維持帝國龐大的統治系統。
巔峰的技術,超大的耗能,造成了星際門的超高成本。
絕大多數的大星系,都只有一座星際門。
而只有像巡星走廊這樣在整個帝國不論面積、軍事、經濟、文化都屬於頂尖領先發展地位的大星系才有多座星際門。
而戟選擇前往首都星的方式就是走巡星走廊首府星魔雲星附近的魔吞星際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