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曏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紅樓夢日記九,紅樓夢日記,李曏者,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紅樓夢日記九
金陵的位置,也只是一種設定,後世的研究,其實也只是一種變相的寫作罷了。
紅樓夢的語言,各種人的語言,俗語的應用才是文章的特色。《〈紅樓夢〉俗語應用研究》
《紅樓夢》作為中國古典文學的巔峰之作,不僅以其深刻的思想、複雜的人物形象和宏大的敘事結構著稱,還廣泛運用了俗語,使其語言更加生動、豐富、接地氣。本文透過對《紅樓夢》中俗語的分析,探討其在塑造人物、推動情節、表達主題等方面的作用,以及俗語所反映出的社會文化背景和價值觀念。
一、引言
《紅樓夢》是一部具有高度藝術價值的文學巨著,曹雪芹以細膩的筆觸、深刻的洞察力和豐富的語言表現力,描繪了一個龐大而複雜的封建貴族家庭的興衰沉浮。在這部作品中,俗語的運用是其語言特色之一。俗語是民間流傳的通俗語句,具有簡潔、生動、形象的特點,往往蘊含著深刻的人生哲理和社會經驗。《紅樓夢》中的俗語不僅豐富了作品的語言表達,還為讀者展現了當時的社會風貌和人們的思想觀念。
二、《紅樓夢》中俗語的分類
(一)關於人物性格的俗語
1. “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這句話用來形容王熙鳳再恰當不過。王熙鳳精明能幹、潑辣狠毒,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不擇手段,最終卻落得個悲慘的結局。
2. “嘴甜心苦、兩面三刀,上頭一臉笑,腳下使絆子,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這是興兒對王熙鳳的評價,生動地刻畫了她的虛偽和陰險。
3. “千里搭長棚,沒有個不散的筵席。”這句話反映了林黛玉對人生的悲觀和無奈。她敏感細膩,深知世間萬物皆有定數,繁華過後終是一場空。
(二)關於人生哲理的俗語
1. “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這句話表達了曹雪芹對人生的深刻感悟,認為只有洞察世事、通達人情,才能真正領悟人生的真諦。
2. “月滿則虧,水滿則溢。”這句話體現了道家的哲學思想,暗示了賈府盛極而衰的命運。
3. “身後有餘忘縮手,眼前無路想回頭。”這句話警示人們不要過於貪婪,要懂得適可而止,否則等到走投無路時再後悔就來不及了。
(三)關於社會現象的俗語
1. “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林黛玉用這句話形容自己在賈府的處境,反映了封建社會對女性的壓迫和摧殘。
2. “不是東風壓了西風,就是西風壓了東風。”這句話暗示了賈府內部的權力鬥爭和矛盾衝突。
3. “拼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這句話體現了王熙鳳的果敢和大膽,也反映了當時社會的動盪和不安。
三、《紅樓夢》中俗語的作用
(一)塑造人物形象
俗語簡潔而生動地概括了人物的性格特點,使人物形象更加鮮明。例如,透過“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這句話,讀者可以深刻地感受到王熙鳳的精明和狠辣;透過“心比天高,命比紙薄”這句話,讀者可以瞭解到晴雯的高傲和不幸命運。
(二)推動情節發展
俗語在情節發展中起到了暗示和鋪墊的作用。例如,“月滿則虧,水滿則溢”這句話預示了賈府的衰落;“千里搭長棚,沒有個不散的筵席”這句話為賈府的最終結局埋下了伏筆。
(三)表達主題思想
俗語蘊含著深刻的人生哲理和社會經驗,與作品的主題思想相呼應。例如,“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這句話表達了曹雪芹對人生的思考和對社會現實的批判;“身後有餘忘縮手,眼前無路想回頭”這句話警示人們要懂得知足常樂,不要過於貪婪。
四、《紅樓夢》中俗語所反映的社會文化背景
(一)封建禮教的束縛
《紅樓夢》中的俗語反映了封建社會的等級制度和禮教規範。例如,“男尊女卑”“三從四德”等觀念在作品中隨處可見。女性在封建社會中地位低下,受到各種束縛和壓迫,這在林黛玉、薛寶釵等人物的命運中得到了深刻的體現。
(二)家族觀念的重要性
在封建社會,家族是人們生活的核心。《紅樓夢》中的俗語強調了家族的榮譽和利益,如“一損皆損,一榮皆榮”。賈府的興衰與家族成員的命運緊密相連,反映了封建社會家族觀念的重要性。
(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