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2章 日不落帝國,我來自朔方,仲實,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已然聊的興起,李俊索性也不打算再藏著掖著了。
李俊說道:“無論是周時的諸侯制,還是漢時的分封制,亦或我朝的節度使制,雖然稱呼各異,但其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地方主政者權柄過大。”
李俊說完這些,李倩思考了一下,深以為然,點頭示意李俊繼續。
李俊:“相較之下,縣府制分工明確,一地雖有主官,但權柄有限,受其他官員和部門的制約。好處很明顯,但缺點是距離中央過遠的地方,凡軍國大事都要奏報,容易遺誤軍情。”
李倩聽完,說得沒錯。
李俊繼續說道:“是故,如安西北庭之地,與京城動輒數千裡之遙。聖天子為便宜地方主官行事,方才授予節度之大權。”
李倩聽到這裡,連連點頭,是這麼回事。
李俊:“聖天子雄才大略,有無上開闊之胸襟。可各節度畢竟皆為凡人,一旦坐擁權柄日久,不免會心生覬覦。”
李倩嘆道:“確是如此。”
李俊:“是故,何不將古法借鑑改造之?”
李倩奇道:“如何借鑑?”
李俊:“首先,改節度使製為總督制,將各地的鑄幣和高階官吏任命之權收歸中央。使總督有行政大權,並無軍權,避免政經軍各權於一身。”
“其次,總督的任職年限須有限制,比如五到八年一任,最長兩屆任期,到期必須換人,以防止總督將地方經營為個人屬地。”
“再次,借鑑漢時皇室子弟的分封制,我朝可以將皇室子弟分封到各總督的轄地為王,與總督平級。這樣一來,各地封王與各地總督互為監督、互相牽制,遇戰時又可以互為助力。既避免了漢時皇室的同室操戈,又避免了周時諸侯的裂土為王。”
看李倩聽得認真,李俊繼續說道:“至於最後,根本之計當然是大力開展科考取仕,文舉與武舉並舉,將忠君愛國之文武官吏,任命到各總督與封王屬地,真正實現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之大治。”
李倩聽得入神,喃喃自語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反覆低吟幾次之後,李倩一拍桌子站了起來,興奮地喊道:“率土之濱,莫非王臣。說得好,說得好!”
李俊笑著說道:“俊之所言,不過是拋磚引玉罷,想必聖天子和朝堂諸位大人,對此自是有更合適的安排。”
李倩神情激動,在地上很是走了幾圈,忽然回來坐到位子上,嘆了口氣,頹然道:“可是邊塞多為苦寒之地,皇室子弟雖然眾多,但皇祖父未必捨得將子弟分封出去啊。”
李俊聞言便笑了,問李倩道:“可有紙筆一用?”
李倩忙起身去開了門,召喚下人送來筆墨紙硯。
不多時,筆墨紙硯擺在了包廂裡的茶桌上,李俊走到案几前,提起筆來,稍加思索,便慢慢畫了起來。
屋裡幾個人都很好奇,都圍了過來。
只見李俊揮毫潑墨了半晌,最後竟像是畫出一幅輿圖出來。
見眾人驚訝,李俊對眾人解釋道:“俊曾遇到過一位大食的商人,他自稱曾環遊過諸國,這輿圖便是他走遍天下後繪製出來的。俊不才,未曾索要其原著,但卻有幸將輿圖記下了。”
眾人驚呼:“這竟是天下之輿圖?!”
李俊指著圖上一處位置,大致畫了一個圈,然後對幾人說道:“俊剛才所圈之處,大抵就是我大唐之疆域了。”
安雅驚呼一聲:“大唐之外竟還有那麼多地方?”
李俊指著圖上的各處位置,依次給眾人介紹道:“此處便是倭國,亦稱為扶桑,乃是鑑真大師東渡之地,每年派遣唐使入我大唐,其文字、建築均效仿我大唐制……這一處便是新羅和高麗之所在,對,三面環海,與我大唐東北接壤,這裡,對就是渤海國……這裡是吐蕃,挨著我隴右、河西與安西之地,其南部有一萬丈高山,翻過去便是天竺了……喏,這裡便是安西,果然很大吧?據往來安西的商旅說,安西距離京師長安,足有萬里之遙……看,這裡便是天竺,就是三藏法師赴西天取經之地,但我聽那商人說,天竺也並非都是佛國,信佛者不過只佔天竺一隅之地罷了……再往這邊去便是大食,與天竺隔海相望,但也有陸地相連,大食據說在當地算是一霸,但其當年曾派出十萬大軍東征,我安西高仙芝高大帥僅帶領一萬多西域兵馬,就把那大食人給打回去了……”
李俊滔滔不絕地向幾人介紹著大唐和大唐周邊各國的實力和文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