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章 篝火,我來自朔方,仲實,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李俊第一次組織隊伍在野外安營。
在距離岔路口不算太遠的位置,有隊員找到了一處小水泡子。
草原人把那種有河流作為水源的、水面一望無際的、生長了眾多魚類的水源地,稱之為海。
把那種常年存在的、面積比較大的、常有候鳥遷徙經停的水源地,稱之為湖。
把那種水量受降水影響大的、面積比較小的、人畜可以飲用的水源地,稱之為水泡子。
而那種季節性存在的、水面時隱時現在草叢中的、多有野獸聚集的水源地,稱之為沼澤地。
海的附近綠洲連綿,是強大部落建城甚至定都的所在;
湖的附近通常會有大的部落聚居,成群的牛羊一望無際;
沼澤地的水源多是死水,人喝了會鬧肚子犯病,嚴重的會危及生命;
所以,水泡子附近,比較適合南來北往的隊伍宿營。
水源地就近宿營,有許多顯著的好處。
首先,隊伍自身的人畜用水有保障;其次,水源地附近打獵相對容易;再次,水源地附近的牧草是戰馬的好飼料,等等。
但是,距離水源近也有弊端。
第一,水源地會吸引其他隊伍前來取水宿營;第二,戰爭期間要提防敵人在水源裡下毒;第三,水源地附近的食草動物會把狼群吸引過來,等等。
因此,挑選營地、取水補給、搭建帳篷、放哨警戒這些,看似細枝末節無足輕重,但在實戰當中,卻往往是決定戰局的重要因素。
正所謂細節決定成敗。
李俊來到水泡子邊上,俯身鞠起水來嚐了幾口,確定沒有異味。
他讓兄弟們先把所有水囊倒空,用清水重新補滿。
再讓人把鍋灶取出來,把晚上吃用的水先盛好了備用。
然後,李俊分配一夥人負責飲馬和搭建帳篷,一夥人負責生火做飯,再分配一夥人,負責在外圍打獵和警戒。
李俊很滿意,因為他帶領的這三夥隊伍,已經有了長足的進步。
而他也相信,金山和汪平帶的兩夥隊伍,也定然不會辜負他的期望。
“執行完這次任務,我們一營足可以升到正兵了。”李俊邊幹活邊想,未來可期啊!
一旦升入正兵營,兄弟們就有機會隨大軍出征,每個月也都有餉銀可拿。
一旦立了軍功得了戰利,弟兄們就有錢娶婆娘了,也有錢置辦房子和田產了。
若是一場大仗打下來沒死,還搶了某個不開眼的大部落,那就銀子也有了,奴隸也有了,家裡搖身一變就成富戶了。
再要是立下了赫赫戰功,升級到旅帥甚至將軍,那就稱得上是功成名就、光宗耀祖了。
有唐一朝,民風尚武,漢民族四處攻略開疆拓土,更養成了包容自信的豁達性格。邊塞世家大族,多的是能文能武的子弟。
世人口中的出將入相,多指這個時代的書生學子,提刀上馬立刻就是能征善戰的將軍,回到朝堂搖身一變就成為治國安民的能臣。
這是一個屬於漢民族的黃金時代,漢人以自己的血統為榮,胡人以融入漢人為畢生的追求。
大唐皇帝是統御草原各族的天可汗,長安城更是全世界最繁華的中央之城。
大唐的漢家鐵騎大殺四方,向北深入茫茫雪原,直到蘇武牧羊的北海。向東殺到白山黑水,東海的大浪拍打著大唐的海岸。向南收回交趾舊地,南洋一年三熟的占城稻唾手可得。向西更是越過大漠打到了大食地界,無邊的西海成為大唐的內海。
假如沒有安史之亂,安西鐵騎或許會抖擻精神,一路向西攻破大食,進而西進經略歐洲。而北庭都護府則會一路攻城掠地,把野蠻落後的羅剎人,無情地丟進極北的冰封海洋。
大唐雄厚的國力和勇武的民風,打造出獨步天下的重甲騎兵和陌刀方陣。
任他再強的對手,重甲鐵騎和陌刀方陣平推過去,一切抵抗都將化為烏有,笑傲天下。
當世之內,沒有任何對手,敢於正面挑戰大唐的鐵軍!
大食的軍隊躲在高高的城牆上面,只有十倍於大唐的兵力才敢出城。
吐蕃的大軍只能盤桓於高原之上,把滔天的怒火賞賜給周邊小國。
這就是讓無數人魂牽夢縈的大唐。
。。。。。。
遠處,忽然傳來一陣歡呼聲,阿史那小隊竟然獵回來五隻黃羊!
少年們有口福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