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大秦軍工!
隨波逐流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94章 大秦軍工!,本想輔佐始皇,被迫成為匈奴單于,隨波逐流鴨,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力放在研究武器上。
他突發奇想,如果將鐵罐裡的陰氣(氧氣)抽出,形成一個真空環境,油水混合物到底會產生什麼玩意?
也許有人會問,古人做得到嗎?
真不要小看古人的智慧呀!
早在公元前600多年,我國在冶金中就採用了風箱鼓風法。
這個時期的鼓風器是皮製的,名叫“橐”(tuo2)。
在《道德經》裡記載著:“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
這句話就描繪了冶金時的抽風送風過程。
到了戰國時期,已經發展出多橐並聯或串聯的鼓風機,名叫“橐龠”。
“橐龠”的工作原理,就與現代真空技術極為相似。
除了依靠裝置之外,還有人工抽取氧氣的辦法。
相信拔火罐大家並不陌生,“拔火罐”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廣泛應用於醫療之中。
其原理就是透過燃燒消耗火罐裡的氧氣,從而形成真空狀態。
除此之外,西漢一本書《淮南萬畢術》記載著一次“銅翁雷鳴”實驗。
“取沸湯置甕中,堅塞之,內於井中,則作雷鳴,聞數十里。”
翻譯一下:將熱水倒入一個用超薄材料製作的銅翁中,沒有倒滿,將其密封好之後,丟入井水之中。
銅翁沉入冰冷的井水中,很快就形成了內部真空,巨大的壓力差會使銅翁爆炸,聲音如同雷鳴一般。
這就是有史可據的全世界最早的真空試驗。
李荷華決定採用橐龠去形成罐內真空,因為如果有“拔火罐”原理,很容易點燃罐內的油水混合物。
就在他準備工作的時候,父翁李鮮卻來了。
......
“啊?阿翁你怎麼來了?”
李鮮瞪了眼他:“你真不打算回家看看?”
李牧的年紀漸漸大了,他對孫子的行為從非常不理解,直到現在選擇原諒。
畢竟人各有志,誰規定將門子弟,人生只有當兵一條路?
“你大父,可是對你想念得緊。”
李荷華抿抿嘴,他低下頭,沉默不語。
少年郎不知道該如何表述心中感情,再正常不過。
當年的李牧,罵得非常兇狠,在他心裡留下了一道難以磨滅的陰影。
李鮮見狀,忍不住嘆氣:“唉,罷了。”
該說的話,他已經說過很多次了,奈何兒子不聽,總不能將這小子綁回去吧?
可是大秦重工四周都有重兵把守,哪怕是他父翁李牧,身份卓越,為秦朝上將軍,如果沒有始皇帝手諭,也不能踏足一步。
李鮮還是在門外三十里外,透過某種關係,才好不容易的見到兒子。
“這是你大父,委託我帶來的,他知道,你從小到大,最喜歡吃飴。”
飴,即糖。
《詩經》有一句:“周原膴膴,堇荼如飴。”
又在屈原的《楚辭·招魂》中記載:“胹鱉炮羔,有柘漿些。”
而柘漿,漢朝人註釋為:“甘柘汁”,甘柘就是甘蔗。
由此可以說明,戰國時期的人們,已經可以利用甘蔗去製作糖品。
只不過,由於工藝問題,糖屬於奢侈品,平民無福消受。
直到唐朝以後,隨著民間製糖工藝提高,才逐漸走入尋常百姓家。
李荷華看著懷裡裝滿飴的陶罐,他別過頭去,小聲說道。
“阿翁,代我向大父道聲謝。”
李鮮喜笑顏開:“要說,你自己去。”
“哦。”
......
李荷華抱著飴罐子,興高采烈的跑回去,看得出來,他很高興。
他隨手將飴罐子放在一旁,繼續自己的實驗。
首先,他先是兌出油水混合物,在毫無意識中,他不小心將飴罐子裡的柘漿倒了一些進去。
接著,他用特製的橐龠,將銅翁裡的空氣抽離出來,小心翼翼的搬運放到一旁。
沒等他開始試驗,卻被隔壁監視蒸煮玄液的隊友們喊走。
“李君,勞煩過來一下。”
李荷華隨手放下銅翁,立刻跑過去詢問:“怎麼了?”
“你看,丹爐裡的玄液,好似變了顏色?”
李荷華透過觀察口一看,果然啊,顏色從深褐色,變淺了!!!
不僅如此,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