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勍軍線路
隨波逐流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91章 勍軍線路,本想輔佐始皇,被迫成為匈奴單于,隨波逐流鴨,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本來,勍軍正準備攻打亞美尼亞,結果主帥蒙恬因家有變故,連夜離開。
所以獨孤華夏兩兄弟接過指揮權,勍軍的征途並沒有停止。
亞美尼亞,本屬於波斯人建立的阿契美尼德帝國。
在公元前331年,亞歷山大大帝擊敗了大流士三世,從此亞美尼亞從波斯的一個省,成為了馬其頓帝國的一部分。
有意思的是,亞歷山大大帝是大流士三世的女婿。
隨著亞歷山大大帝的去世,馬其頓帝國被瓜分,亞美尼亞就屬於塞琉古王國的統治。
在塞琉古國都安條克瀕臨秦軍的時候,亞美尼亞立即宣佈獨立,迫不及待的劃清界限。
當沒有了主國的保護,亞美尼亞地區,顯得弱小又無助。
亞美尼亞的軍事,與塞琉古王國一脈相承,同樣是銀盾軍團。
因為手持銀色圓盾,所以後世人根據這個顯著特徵,稱呼為銀盾軍團。
而銀盾軍團,又是對波斯不死軍的模仿。
大致捋一捋公元前紀年的歐亞歷史,主要有三大主角,分別是羅馬人、希臘人、波斯人。
1.羅馬人在歐洲建立了羅馬共和國,正在逐步擴張。
2.希臘人在歐洲建立馬其頓帝國,後來出了個亞歷山大大帝,不僅統一了希臘,還一路東征,將埃及、波斯、西亞和印度,建立了橫跨歐亞非三大洲的超級帝國。
至於為什麼沒有徵服華夏?別問,問就是華夏有“史書”。
你以為大帝是不想嗎?不敢嗎?還是做不到?
可惡,不要小瞧了大帝的能耐呀!
古代四大文明古國,除了華夏,其餘三個古國全被亞歷山大大帝征服了!
夢有多大膽,就有多大產!
大帝絕對不是打不過!他只是走錯路而已。
不管你們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
後來亞歷山大去世後不久,強大的馬其頓帝國,分裂成為三個:馬其頓王國、塞琉古王朝和托勒密王朝。
前面有提到,塞琉古王朝又分裂成三部分:塞琉古王國、帕提亞王國(安息)、巴克特里亞王國(吐火羅)。
3.至於波斯人,早就離開了歷史舞臺,舊有領土逐漸被希臘化,名存實亡了。
因為早期的波斯帝國,組建龐大的遠征軍隊,去攻打希臘城邦。
具體有多少人呢?古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說:“來了528萬波斯人,好可怕。”
古希臘全能選手柏拉圖說:“波斯人來了300萬之眾,好可怕。”
這個誇張的資料,連西方史學家都皺眉質疑,請問這符合實際嗎?
由於缺乏更多的史料驗證,至今無法定義。只能將其歸功於古代文獻存在軍隊人數誇大與吹噓,是正常的行為。
最神奇的是,這麼多人居然被羅馬共和國幾萬軍隊打得落花流水?
後來西方學者到處“翻書”,在古羅馬史學家丘佛力的《戰爭典略》找到觀點,認為波斯軍隊是一股由薛西斯率領的騎兵大軍,大約十萬。這個數字比較符合實際,才平息了爭論。
總結,秦勍兩軍先前攻打的那幾個王國,除了孔雀王朝是阿三,其餘都隸屬於希臘文化圈。
......
本次勍軍遇到的第一個對手,就是亞美尼亞。
亞美尼亞的軍團人數,滿打滿算只有五萬人,地方就這麼點,能湊出五萬已經很厲害了。
反觀勍軍,五十萬,這回真的是優勢在我!
獨孤華和獨孤夏兩兄弟商量了一下,打算兵分兩路。
他們拿著地圖,一人北上,一人西征。
獨孤華與橫渡黑海的那批軍隊匯合,先攻破亞美尼亞,再攻破科爾基斯,再與先前北上的那批已征服阿蘭人的軍隊合併,最終組建成二十萬大軍。
獨孤夏則是率領現有的三十萬大軍,進攻加拉太地區,一路向西。
最終,兩兄弟在馬其頓王國會師。 亞美尼亞和塞琉古王國的軍隊師承一脈,因為有過攻城的作戰經驗,勍軍無往不利,輕鬆取之。
都是一堆小國,在勍軍面前猶如小雞,毫無還手之力。
蒙恬在蒙武下葬驪山大墓之後,他立刻踏上歸途,重返西亞。
結果,他發現很不對勁!
怎麼回事?你們在我離開的一年半載期間,究竟幹成了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情?
蒙恬先是來到塞琉古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