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青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54章 轉爐,明末大海賊,冬青茶,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是暫時只能製作實心彈,開花彈需要複雜的點火工藝,只能暫時擱置。

饒是如此,劉少康也非常興奮,經過試驗,這種前裝線膛炮最遠射程可達三千米,精確度也非常高。

新式火炮被命名鷹炮,其尾部使用了可升降的螺絲桿,這也是薄珏這段時間研製出來的,雖然很粗糙,但已經可以使用。

除了鷹炮外,其他火炮也正進行改裝,可別小看這小小的升降螺桿,卻可以大幅度減少火炮的操作步驟和精度。

這五十門火炮分給了在上海鎮守的趙小虎二十門,用來對付清軍的紅夷大炮。

解決了火炮問題,劉少康馬不停蹄的來到遼東,這次要進行鍊鋼。

有了大型蒸汽機,就可以實現轉爐鍊鋼了。

遼東的鐵礦石已經儲存很多,其中還有不少的的“鏡鐵”礦。鏡鐵礦,其實就是錳鐵合金礦。後世有句俗話叫做“無錳不成鋼”,說的就是鍊鋼過程中要加入錳。

早期的轉爐鍊鋼煉出的鋼很脆,效能不夠,後來有人發現加入鏡鐵礦就解決這一問題。

劉少康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所以就一步到位,當然,具體的配比還需要摸索。

將蒸汽機運到冶鐵所,然後開始安裝除錯,並製作了相應的鑄鐵包,然後和蒸汽機連在一起,使其可以緩慢轉動起開,同時鐵包有一個氣孔,可以用鼓風機向裡面打氣,空氣可以還原鐵水裡的有害雜質等,從而得到鋼材。

過程看似簡單,可實際操作起來很困難,還好劉少康將宋應星帶在身邊,他屬於明朝的機械天才人物,他雖然不知道轉爐鍊鋼的原理,可機械問題只需要思考一陣再加上劉少康這位後來人,經過半個月的時間,終於完成了世界第一次轉爐鍊鋼。

雖然第一次鋼水並不合格,接下來就交給時間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越港綜當警察但系統不對勁

跳船的孫策

大晉皇族

長樂駙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