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老九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36章 人民高於一切,我為文聖,一言以定天下事,餘老九,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三十幾萬人進入人間界後,許知行並沒有將他們與之前的小鎮原住民放在一起。

而是在小鎮五十里外,選了一處地勢開闊平坦的地方安置他們。

許知行也並沒有直接動用小世界掌控者的權柄,直接為他們建造城鎮房舍等一切設施,而是讓他們自己動手。

小世界內土地肥沃,資源享用不盡。

他們完全可以自己開荒,自己開墾田地。

對於這一大批新來的人族,人間界中原本的原住民並未有抗拒的情緒。

他們清楚的知道人間界有多大,而他們這一群人,相比於整個人間界來說,太過渺小。

如今能夠多一些同類生活在這個小世界,也能給他們的生活帶來更多的豐富性。

新搬進來的人很快便適應了人間界的規則。

人多起來後,許知行也讓陽夫將早就準備好的律法等管理章法公佈了出去。

儒家以禮義教化天下,但並不是說只有禮義。

因為道德雖好,卻不是人人都能自覺遵循的。

而道德的底線,便是律法。

律法鎖死了道德的底線,能讓人們明白,一旦觸發底線會有怎樣無法承擔的後果。

那麼道德和禮義便能更好、更順利的成為人們心中的主流思想。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其他的規則也紛紛推行。

比如貨幣、賦稅、市場等等...

人少的時候或許還能以物換物的方式進行彼此之間剩餘價值的交換。

但是如今兩座城總人口加在一起都已經將近五十萬了,自然需要系統的貨幣和經濟體系。

很多的事,很多的規則,有的時候並不需刻意去做。

只要有人,就會自然而然的形成。

這是社會運轉自然而然會衍生出來的東西。

所以許知行並沒有太多的干預,只是在最開始的時候稍微插手,之後的事情便任由兩座城自然發展。

兩座城內的百姓為了維持平日裡的管理和維護,也自發的組織起了管理的人員隊伍。

這裡雖然沒有國家的概念,但卻有許知行帶來的紅色思想。

人民才是這個世界的主人。

人民的權力是這個世界最高的權力,人民的利益才是這個世界最重要的利益。

人民當家做主,所有被選舉出來的管理者,都只不過是人民的公僕。

這全然不同的思想主義,令人間界內所有百姓發自內心的擁護。

整個世界都展現出極為驚人的活力和爆發力。

稚童蹣跚學步,跟著哥哥姐姐們咿咿呀呀背誦三百千。

少年勤奮治學,不管是讀書還是修行,從不懈怠。

成年男女努力工作,創造豐富的物質和精神財富,為修行和世界發展打下基礎。

適齡男女從不會有恐婚恐育的情況。

一對夫婦生個七八個都不會有半點擔心。

在這裡,沒有人是付三貸。

更不會有養不起孩子的憂慮。

只需要努力生活,努力工作,就能得到相應的回報。

不會有資本家壓榨他們的剩餘價值。

更不會有貪官汙吏一手遮天剝削百姓。

這裡說是人間小世界,其實,就算與天堂相比又有何異?

但就算生活無憂,人生無慮,人間界的裡的百姓也並不會就此沉溺於安樂,從而不思進取。

每一位步入成年的人族,不論男女,都要去軍隊服役。

要去域外走一圈,看看被神魔統治的世界是什麼樣子。

所以許知行並不會擔心人間界中的人族會安於享樂,從而一點點腐敗下去。

將海島居民搬入人間界後,許知行忙忙碌碌地度過了三個月的時間。

這三個月哪怕他再實行無為而治,也依然還是忙的腳不沾地。

每當此時,許知行便會不由自主的更加想念自己那幾個弟子了。

特別是當過一國之君的宇文清,和執掌過大周大權的趙虎二人。

如果有他們在,那麼一切必將順理成章,不會出任何差錯。

只是快三年過去,他們進入封天大陣阻擊神族大軍,到現在依然沒有半點訊息。

許知行也不知道去過天淵邊多少次,從外表來看,封天大陣似乎確實到了破碎的邊緣了。

或許只差一個契機,封天大陣便會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御珠錄

一月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