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叉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十四章 目彩排,白洞修仙,多叉樹,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排練過程中,雲釗對這份現成的稿子進行了多次演練,他覺得自己可以在現場稍微加一點即興的內容,比如分享一些與茶葉相關的趣事或小知識、露一手與茶葉相關的特殊表演,以增加互動性和趣味性,讓整個演示環節更加生動有趣。

開場節目之後,雲釗需要從後臺離開,乘坐專車緩緩駛向山中。在他人的節目輪番上演之際,雲釗則會前往幾個預先標記好的特色景點,在那裡,他將現場為大家演示茶葉的選擇與採摘技巧。

這一過程中,他不僅要展示專業的茶葉知識,更要巧妙地融入一些令人稱奇的小技巧或故事,讓整個演示既專業又充滿趣味。

今天的彩排重點聚焦於這段上山之旅。雲釗與司機一同駕車沿預定路線上山,既讓司機對路線有了大概的瞭解,也讓節目組能夠準確計算出整個行程所需的大致時間,確保正式演出時的流程順暢無阻。

原本,李婉清已申請陪同雲釗進行現場採訪,但考慮到家中長輩們需要在現場主持大局,這一任務便落到了李珺琪的肩上。於是,節目中的搭檔從李婉清變為了李珺琪,她將陪伴雲釗一同體驗茶葉的採摘過程。

在彩排過程中,雲釗經過深思熟慮,決定刪去幾個因道路難行而不便前往的點,轉而精選了四個最具特色的景點。這樣既能保證節目的精彩程度,又能確保下午完成現場採摘後,李珺琪有足夠的時間返回,繼續主持晚上的宴會,保證整個活動的連貫性與完整性。

不到一小時,雲釗便高效地將四個預設的景點全部走完,並且對每個點都進行了簡潔而生動的節目演示。鑑於雲釗選擇的這四個點耗時相對較短,為了確保節目內容豐富且時長適中,李珺琪迅速提議再預備兩個點作為備選,以備不時之需。

畢竟,商業演出的魅力就在於其靈活性,節目內容會根據現場實際情況隨時調整,時長多一點或少一點,很大程度上依賴於演員的臨場發揮。如果正式演出時時長足夠,那麼這些預備的點就可以靈活取捨,不予前往。

在挑選備選點時,雲釗展現了他的深思熟慮。第一個備選的點,他選在一個風景宜人且道路簡單的區域,便於快速調整節奏。

而第二個點,雲釗則大膽選擇了山頂一處人跡罕至、只有小路可以到達的懸崖之後。這個地方雖然交通不便,但正因如此,它保留了最原始的自然風貌。

考慮到安全問題,雲釗決定獨自攜帶高畫質直播裝置上山,而李珺琪和整個團隊則留在懸崖上的安全處,透過轉播裝置將山頂的景緻實時傳遞給現場觀眾。

儘管這個地方位置偏遠,但因為位於山頂背面,鮮有人跡,所以這裡的美麗景緻幾乎不為外界所知。從景色的角度看,這裡無疑是一個能夠滿足觀眾獵奇心理的理想之地。這次獨行直播,不僅是一次對自我的挑戰,更是一次對未知美景的探索,相信定能為觀眾帶來耳目一新的視覺盛宴,節目效果應該十分不錯。

山崖背後隱藏著一面斑駁的石壁,上面密密麻麻地刻著不少字跡,大多是一些到此一遊之類的無營養留言,字跡歪歪扭扭,大小不一,顯得頗為雜亂。而在這眾多字跡之中,少量諸如“注意安全”、“請勿攀爬”等溫馨的提醒標語,卻因長期被過往刻字的遊客不經意間刮擦,如今已模糊不清,幾乎難以辨認。

這一面險峻的懸崖之上,生長著幾棵野茶樹,這是昨天雲釗探險至此時不忍心破壞的珍寶。

這些茶樹身姿挺拔,葉片翠綠欲滴,在陽光映照下閃爍著誘人的光澤,實在長得太過漂亮,令人讚歎不已。

如果有人看到,肯定會毫不猶豫地相信,這些茶樹就是傳說中的茶母樹。

當然,雲釗雖然愛惜這些茶樹,卻也沒有忘記自己的使命,他小心翼翼地收走了一些邊緣的小樹苗,在豆豆空間中精心培育。

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這些樹苗就能在豆豆空間的滋養下茁壯成長,為雲釗帶來新的茶葉,一定能夠茶香四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他小說相關閱讀More+

末世之請別靠近我

武墨休

踏古道

天下俊

七十年代為軍嫂

暗墨沉香

我死後他們都追悔莫及

雕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