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叉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章 腦環漏電,白洞修仙,多叉樹,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然。做春夢了?不對!猛將姐!分明是噩夢啊!
除了略顯少兒不宜的畫面外,腦海中還殘留著一段第一人稱視角的記憶,這段記憶包含了視覺、聽覺、觸覺、味覺等全方位的感受。
起初,並無任何畫面,只是一種莫名的感覺縈繞心頭,彷彿自己置身於水中,貪婪地吞噬著各種微小生物。觸覺告訴他,那些形狀各異的小蟲子滑入嘴中,隨即被吞噬。
儘管記憶中的味道曾是那麼美妙,但依然出現一陣反胃的感覺。雲釗生平喝過的水,最差也是自來水,哪有如此渾濁之物?
儘管目不能視,但仍能感覺到水的渾濁,以及其中蘊含的無數可口之物。口器中的刷毛不停地攪動,帶動著水流和各種小東西涌入嘴巴。
不知過了多久,感覺到自己的面板開始蛻落,死皮脫去,新皮生成,這一過程並無絲毫痛感,彷彿是一件再自然不過的事情。
過程反覆了數次,每次蛻皮後新長出的面板都會變得更加堅韌。不記得經歷了多少次蛻皮後,終於有了視覺。在微觀視角下,自己被包裹在一個黑色的空間中,黏糊糊的全是誘人的液體,這感覺異常刺激。
當他終於打破這片黑暗的空間,掙扎著出來後,眼前的畫面逐漸清晰。一個蛹,形狀宛如一個逗號。
自己有六隻強健有力的大長腿,穩穩地攀附在一面坑坑窪窪的牆壁上。開始慢慢適應著後背新長出的翅膀,隨著時間的推移,翅膀漸漸變得堅硬,隨著拍打節奏的愈發熟練,一隻腳一隻腳地離開了牆壁,翱翔在空中。
眼前是一灘漆黑的汙水,遠處流動的汙水一眼望不到邊際。臭氣熏天的水面上飛舞著各類小蟲,即便雲釗沒有密集恐懼症,心中也不禁一陣顫抖。
飛著飛著,前方出現了光亮,它停下來稍作休息,隨後從那條有光亮透入的縫隙中振翅而出,嗯,看樣子那是個窨井蓋。
飛越花壇,眼前熟悉的花花草草,就是雲釗住的小區。從空中俯瞰,小區的綠化率還蠻高的,中間還有供人休憩的走廊和亭子,一些樹上垂掛著不知名的果子。幾隻流浪貓慵懶地曬著太陽,一條狗被鏈子拴在柵欄上,抬著後腿,正忙著標記自己的領地。
此刻的視角主人對周圍飛舞的蟲子保持著警惕,有勤勞採蜜的蜜蜂、有翩翩起舞的蝴蝶,還有一些不知名的飛蛾和甲蟲等。
突然,下方竄出一隻體型碩大的老鼠,它竟有一種衝動,想要衝上去咬上一口。
雲釗望見了自家所住的那棟樓房,這個老舊的小區還是上世紀80年代修繕過的老屋,牆上依稀可見修補過的裂縫,正是人們口中的“老破小”。房子的地基有著百年曆史,每隔幾年便會經歷一次大修,雖然原則上秉持著修舊如舊的理念,但真正的舊房子已無法居住,只能是外觀保留了舊時的模樣,內部早已煥然一新。那些曾經的“滾地龍”結構已被改造,原本的兩層樓房被改建為一層,門也適當地加高了幾分。
在魔都,被稱為“滾地龍”的老房子,屋內空間低矮,讓人幾乎無法站直身子,一進入房間就想躺到床上。所謂“滾地龍”,意指龍不抬頭,門小得讓人稍不留意就會撞到門框,改建後的設計依舊存在著些許瑕疵。
然而,怎麼說呢,別人家釘子戶或許都是苦難的,而我們這邊出門便是外灘,江風輕拂,那叫一個愜意。最關鍵的是,這裡從未有人前來拆遷,畢竟這是歷史遺留問題,佔道幾十年,硬是把百年文化街弄成了單向行駛。
住在拐角處的那戶人家,心裡總是有些忐忑。他家一樓直接對著馬路,還不是橫向對著馬路,能看到正面的車頭和反面的車尾,正常行駛的車輛,一旦剎車失誤,就能開到他們家床上,點一腳油門,就能前門進,後門出,司機掛二樓。
隔壁醫院的救護車也常被堵得進不來、出不去。居民們年復一年地向上級部門反映情況,卻始終沒有結果。久而久之,無奈演變成習慣,莫名地喜歡上了這種佈局,外灘邊上的醫區房兼學區房,能不喜歡嗎?
空中視角下,遠眺四方,現代建築鱗次櫛比,低頭望去,繁華的十里洋場隔壁仍有人彎腰佝僂,拎著馬桶穿梭其間,那渺小的身影在都市的喧囂中顯得格外引人注目。
站在雲端之上,忍不住一聲輕嘆:“螻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