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叉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章 歷史,白洞修仙,多叉樹,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之沉寂,僅偶爾接待些前來療養的客人。
山後隱藏著數股清泉,其中溫泉佔據多數,亦有幾處冰冷刺骨。這些泉水被賦予了神奇的養生功效,古老傳說,諸多牧民患病後,尋至此地,泡一泡便康復如初。
此事需從兩方面審視,泉水中確含豐富礦物質,畢竟源自山泉,其效用不容小覷。
但是誇大的色彩很濃烈,此乃傳說之通病。遊牧民族在北方嚴寒之地,為抵禦寒冷,儘量減少沐浴次數,極端者甚至一生僅沐浴三次:出生時、成婚時、離世時。
這些牧民一旦生病,透過沐浴清潔身體,再在泉水中浸泡,不僅汙垢盡除,就連身上的寄生蟲也一併清除。常年汙垢纏身之人,一旦恢復清爽,那份暢快,絕非一個“爽”字所能概括。
古代南朝嫁公主被視為是受苦了、糟蹋了。這個說法是透過血和淚總結出來、有道理的。彼時,北方環境遠比現今更為惡劣,生存資源匱乏,耐髒幾乎成了存活的基本條件。試想,花枝招展是給天上的老鷹定位用還是生怕狼群不會盯上你呢?
反之,當草原民族見到天天洗白白的妹子,又如何能抵擋住誘惑,分得清公主與宮女的身份?和親公主前往異域,往往會帶上眾多隨行伺候的宮女,這些女子,對於將士們而言,無疑是最佳的獎賞,比搶東西更能凝聚士氣。
想當年,漢高祖為解匈奴之圍,竟讓匈奴皇后一窺其宮中侍女的姿色,隨後淡淡一句:“我家軟妹子都是這般模樣,你退兵不?”
此言還真是打到匈奴人的軟肋上了,高祖以如此霸氣之姿,說道:“你若再敢挑釁,我就派人打到你家床上去。”最終,匈奴人無奈退兵,乖乖迴歸草原放牧。
雲釗最近背了很多歷史,然而,教科書上的善意謊言使得其內容漏洞百出。正所謂“書讀百遍,其義自見”,但在歷史書上,書讀百遍,問題更多。
例如,書中常言草原戰士以戰養戰,馬匹食草,戰士飲馬奶,看似邏輯嚴密,實則經不起推敲。倘若這種方式真能解決溫飽問題,那這樣的軍隊又為何還要頻繁征戰?其戰鬥力恐怕早已大打折扣。
真實的歷史往往更為血腥殘酷。那些自幼吃肉喝奶長大的人,若只讓他們喝飲料便去戰場上拼殺,這仗又怎能打得起來?
越原始的戰爭越會產生屠城,其實屠城就是補給糧草。先把有反抗但沒有用的人變成“糧食”,那些好控制的帶著慢慢走慢慢吃。很多時候出征又叫圍獵,抓到的羊稱為羊,抓到的人稱作“兩腳羊”。
著名的長平之戰,因為糧草不足而不得不坑殺戰俘。然而,坑殺戰俘之後,並未見有糧草運來,糧草就變得充足了。
項羽坑殺秦卒之事,理由亦是糧草匱乏,破釜沉舟之後,短時間內無法運來糧食。而一場坑殺之後,糧草問題竟迎刃而解。
遠嫁塞外的公主,同樣面臨著類似的命運。她們中最低配的和親公主,也算是帶著一隊“移動的羊肉”向草原英雄求和,至於來的是否真的是一位嬌弱的公主,並不重要。因為一旦她們生下孩子,便不再適合烹煮,太費火!
草原民族在發展初期,往往所向披靡。然而,一旦與南方文明同化,其輝煌便走到了盡頭。核心問題在於,一旦豐衣足食,便失去了昔日的鬥志。隨後,發現豐衣足食的活法還是蠻有意思的,就主動被南朝同化了。
同化到一定程度,他們反而成了被欺凌的物件,轉而尋求南朝的保護,甚至直接被南朝所收服。
那麼多奸臣裡,秦檜是其中的佼佼者,根本原因是他乾的壞事太蠢了。在南朝這套策略執行到收穫季節之時,嶽武穆這樣的英雄人物已經應運而生,本來是摘桃子,欺負和同化北人時,卻不幸被秦檜出賣。
哎,蠢吶,歷史成績不好的秦檜,就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了!!
讀完當地介紹後,興致勃勃地爬上青山。未及細察,便一躍跳入一個不深的土坑中,坐在坑沿,轉身向山後望去,瞬間驚愕不已。
山的背面,均勻密佈著一個個規整有序的土坑,每個坑長約三米,寬二米。
從土坑中躍出,凝望著山腳下才恍然大悟,這竟是一片公墓!腳下的這些坑,竟是少數民族的土葬坑。雲釗是真的莽,罪過罪過!!
爬山需謹慎,不可跳坑中。雲釗只覺天色陰沉了下來,一股涼風從頸後嗖嗖的掠過。啊,這山頂的風,可真大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