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劍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55章 拖下去,當街砍了,鐵血大明,寂寞劍客,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是進不了城!”
經孫傳庭一通分析,崇禎帝和一班大臣終於放下心來。
崇禎帝的心思很快就轉到建奴退兵之後地長期國策上來,接著問道:“孫愛卿,建奴退兵之後,又該如何?”
孫傳庭整理了一下腦子裡的思路,肅容說道:“萬歲,臣以為當務之急是恢復萬曆新政,只有恢復了萬曆新政國庫才會充盈。只有國庫充盈了,才有足夠地錢糧編練新軍,才可能平靖遼事,剿滅流賊。”
所謂萬曆新政就是指萬曆年間由內閣首輔張居正領導的一次變革,這次變革包含改革吏治、推行考成法、清丈土地、清理王公貴戚、士林豪強隱瞞的莊田並推行按畝徵銀的稅收一條鞭法。
大明立國以來,皇親國戚是不用繳納田稅的,中過秀才計程車林諸生,不管有沒有中舉。有沒有當官,他們地田產也是不用向國家繳納田稅地,到了崇禎年間大明朝共有二十多萬皇親國戚以及近百萬士林諸生。
可以做個簡單地計算,假如平均每個皇親國戚擁有田莊一千畝,二十多萬皇親國戚就擁有兩億畝田莊;假如平均每個士林諸生擁有田莊一百畝。百萬士林諸生就擁有田莊一億畝,兩者相加就是三億畝田莊,而大明朝全國地土地也不過八億多畝。
這兩個龐大的特權集團霸佔了全國大量的土地,造成國庫稅銀的大量流失!
萬曆之後。大明朝天災不斷,兵禍連結,以致國庫空虛,入不敷出,朝廷既要對建奴用兵,又要鎮壓流賊,迫不得已只能加賦,多出來的稅賦當然只能加到普通百姓頭上。這時候最荒唐的事情出現了,許多地方的百姓辛苦一年居然還不夠繳稅,他們居然要賠錢種地!
大量擁有土地地百姓不堪重負,只能把土地賣給不用繳納田稅的特權集團,然後給他們當佃農,因為向地主繳納的份額要遠遠低於向國家繳納的份額,要國家種地百姓們只能餓死,給地主種地卻還有一口飯吃。
這就形成了一種惡性迴圈。特權集團的土地越來越多。普通百姓地土地卻越來越少,結果就造成了國庫收入的進一步縮小。造成了大明朝財政狀況的進一步惡化,朝廷迫於無奈,只好繼續加賦,百姓們為了納稅就只能繼續賣地……
如此週而復始,到了崇禎十五年,全國一半以上的土地已經落入兩大特權集團名下,大明王朝地稅源相比建國初期已經縮減了將近四分之三,以如此惡劣的財政狀況,卻要維持龐大的官僚機構運轉,要供養近二十萬皇親國戚,還要對建奴、流賊用兵,崇禎帝要不破產那可真是見了鬼了。
看出問題癥結所在的不只孫傳庭一個,卻一直沒人願意提出來。
崇禎帝也不是沒想過恢復萬曆新政,卻幾乎沒人支援他,大臣們為什麼不支援崇禎帝?原因很簡單,因為這些大臣也都是士林中人,套用一句現代術語,這些人都是即得利益者,他們怎麼可能自己革自己的命?
所以,當孫傳庭提出要恢復萬曆新政時,崇禎帝雖然表面上漠無表情,可內心卻還是很激動的,崇禎帝一直就想恢復萬曆新政,卻苦於無人可用,現在孫傳庭提出來了,崇禎帝也終於有人可用了。
但是很快,崇禎帝和孫傳庭就被當頭澆了一盆冷水。
“萬歲,萬曆新政斷不可行,否則必將天下大亂。”
“萬歲,萬曆新政按畝徵銀,拿皇親國戚、士林縉紳與市井升斗小民等同看待,簡直有辱斯文。”
“萬歲,縱觀歷朝歷代,士林諸生從來就不納糧,倘若我大明朝開此先河,豈不令天下讀書人心寒?”
以周延儒為首的大臣們群起反對,堅決抵制萬曆新政的“反攻倒算”。
隆慶—萬曆年間地新政改革能得以推行,是因為有徐階、高拱、張居正、海瑞等一班富有遠見卓識的名臣,可崇禎朝有什麼人呢?除了孫傳庭一個戴罪之身,還有誰真正願意替朝廷考慮,替崇禎帝分憂?
所謂眾怒難犯,崇禎帝也只能退而求其次,擢孫傳庭為太子少師,加兵部侍郎銜,進左僉都御史,總督山西、陝西、京師、山東、河南五省軍務,至於推行改革之事,卻是隻能等到建奴退兵之後再想辦法了。
陝西,米脂。
劉宗敏正摟著搶來的兩個女人在帳裡喝酒,義子兼頭號心腹劉誠忽然進帳稟道:“義父,李巖走了。”
劉宗敏臉色一變,一把推開了懷裡的女人,沉聲問道:“真走了?”
劉誠道:“真走了。”
劉宗敏道:“帶走了多少人馬?”
劉誠道:“只帶走了五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