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不負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十六章 沃爾夫-拉葉星,穿過那片星海,寶寶不負天,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七個問題,是它讓他們轉換成重子的,這種重子不是星球自然到最後的物質,是它聚合的時候促成的,因為它的聚合需要巨大的能量,這些重子會被它的球面向吸引力所吸引。

第八個問題,它沒有回答,知道人社會和文明的意義。

第九個問題,最終的目的就是保持暗域的黑暗。

關於第十個問題,它的回答是它也很想和人類交流,覺得人類是很有意思的物種,它不會對人類怎麼樣,只要人類不在最後關頭進入它的磁力範圍,因為最後它也控制不了它的磁場,對人類的電力磁力裝置肯定會形成破壞。

有了以上九個問題的回答,大家雖然心裡涼了一大截。

按“鍋盔”這樣的說法,如果它一開始的目的是就是為了熄滅這顆沃爾夫-拉葉星,那它為什麼要熄滅這顆恆星?根據第七個問題的回答,大家推測很有可能它們是藉助這顆恆星來實現單磁極粒子的聚合,因為聚合吸取了能量,所以將恆星內的物質轉化成了重子物質,成為它們的俘虜,某種加意義上,也算是熄滅了這顆恆星。

還有第九個問題,它的最終目的就是保持暗域的黑暗。這讓人們找到其他流浪星球的希望無線趨近於零。因為就算是行星本身不發光,但凡還有一絲地熱或者巨大的氣態行星流浪到這裡,它們也都不是“鍋盔”心中的黑暗狀態,一定會將其變成重子物質,成為暗域的一部分。

但是人們仍舊沒有放棄希望,因為根據楊凱瑞的推測,“鍋盔”這個傢伙其實行動非常緩慢。人類的科考星從蟲洞脫出,到現在已經兩萬多年的時間,被科考星捕捉到,也不過就是一萬多年前的事情。

雖然不知道“鍋盔”發現那顆沃爾夫-拉葉星的具體時間,但是根據馮子清的描述,人類從沃爾夫-拉葉星旁邊經過,到執行到現在的軌道並且固定下來也不過用了400年的時間,這中間至少有6百年科考星的運動軌跡是固定的。

它都沒有避開,如果不是有益要捕獲科考星,600年都沒有能夠避開,說明它的速度是勻速的,一旦定了初始方向,它前進的方向是不能變化的,要不就是它的探測系統其實並不怎麼樣,人類還有機會。

所以,原本計劃要三十年才能完成的機遇號,二十年不到就完成了建設,透過了測試。不得不說除了媽媽樹提供的科技,蟻人婷婷的工廠貢獻最大。

接下來,楊凱瑞等人一方面繼續和“鍋盔”溝通,一方面繼續完善以前的知識系統,特別是馮子清提到過的宇宙物理的理論知識,雖然他說是沒有什麼用的學科,但是對楊凱瑞來說,這正好是現在需要的,什麼社會學發展理論知識重要嗎?重要,但是現在在他們這個形式下,屁用沒有。

他們現在可以說是輕輕鬆鬆就到了共產主義社會了,不僅如此,每個人出了做自己工作外,還超額完成了其他很多機器人的工作,可以說道德水平已經空前提高了,真的是不計報酬的志願加班,不是因為別的,只是因為再不努力,窩都沒有了不說,連造窩的地方都沒有了。

宇宙物理的理論知識,看似無用,實際則是最前沿的科學。宇宙的組成、形態,宇宙的演化和發展,宇宙粒子的研究,每一項都需要充分的試驗、觀測和研究。而這些試驗和觀測都要投入長期的時間和金錢,甚至是創造力來發明各種觀測儀器。

之前楊凱瑞已經從媽媽樹那裡獲得了很多這方面的資料,馮子清看了之後說,基本上已經是科考星脫出時候的正常水平,後來的兩萬多年都沒有進展。機遇號出發前,他還建議把單粒子聚合體也納入其中,作為暗物質的一種存在。

想要從媽媽樹智慧電腦那裡獲取知識的可能性已經沒有了,楊凱瑞只好自己組織班子來研究,雖然他們發現了單粒子聚合體,但是現在還是得從最基礎的研究開始。就比如行星、恆星、星雲這些宇宙的基本組成,再就是各個星球的形成、演化,星系的執行規律等等。

對於這些,他們雖然在設計機遇號的時候學習過一些,但都是為了機遇號能夠升空,找到流浪星球的時候能夠傳遞訊號,甚至能夠登陸,就再也沒有其他的了。

在看到沃爾夫-拉葉星的定義的時候,楊凱瑞有些激動了。

原本他以為這是這顆恆星的名字,就如同科考星叫新元一樣。其實不是,它是具有輝明譜線的o型星。它有這個名字是因為在1867年法國天文學家夏爾·沃爾夫(charles wolf)和若爾日·拉葉(es rayet)在巴黎天文臺透過分析光譜所發現這類恆星具有具有輝明譜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科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貧道出手,雞犬都不給你留

火旺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