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空蒼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2章 種田求發展,一王二後,稱霸天下,從皇子做起,晴空蒼鷹,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一個多月來,所有的事情都進入了正軌。

李從嘉決定在仙林鎮囤積發展!種田一段時間,培養自己的勢力基本盤。

這一日下午,天氣暖和,春回大地,眾人齊聚一堂,在破舊卻很熱鬧的府衙內。

李雄校尉、吳瀚、張璨等人也都在駐所處。

潘佑一身素衣,手持一疊統計文貼道:“鎮中三十餘戶鐵匠,日夜不停趕工,又在京城中採買,已有鐵犁五百餘個。”

“四鄉中水渠都已經修建完成,共計32處,蓄水池合計開挖127處,龍骨水車採用標準件做法,已製作200餘架。”眾人聽這個結果無不驚訝!

“龍骨水車結構複雜,需要組合件很多,但是能夠這麼可能!”

“這麼快!”

董蒨笑了笑道:“用主公的話來講,這叫做工序流轉,精益生產,把水車零件和組裝水車放在了不同的工坊來幹。”

得益於李從嘉最開始的策劃,按照標準件製作,將木料分類後,快速的成型製作散件。

一個木匠工坊,只製作一種型別的零件,這樣減少了切換不同零件所浪費的時間。

用後世的話來講,就是規模效益,一個木匠工坊只做一種零件,不論從原材料還是製作穩定性來講都能提高效率。

而龍骨水車的組裝則是由一名老木匠帶著十多名學徒。

“主公真是高人!”

張璨敬佩的說著,這幾日他們天天挖水渠。沒想到竟然做出了這麼多架龍骨水車。

統籌了整個鎮的資源,統一調配,集中人員幹大事,也就有了很好的進展。

李從嘉無形之中改變了生產管理的模式,以前一個木匠工坊,從頭到尾,生產到最後組裝需要五六天時間才能製作一架龍骨水車。

而今分工協作,每個人工坊只完成一種零件,然後到最後一個工坊組裝。

效率有了顯著提高,而且對人員技能沒啥要求。

這一個多月來,在鐵匠鋪裡,木匠工坊,田間地頭裡總能看見李從嘉身影,時不時的提出一些意見。

鎮將謝彥質和王鄉長等人,雖然覺得李從嘉很多想法有些脫離實際,但是天馬行空的奇思妙想,往往也會得到出人意料的效果。

現在這兩千戶的百姓,都看著一個多月的變化無不歡欣鼓舞,鐵犁越來越多,水渠規劃到每家每戶的田裡,還有一處處蓄水池,預想今年肯定有個好的收成。

李從嘉重瞳透著光彩,興致高昂道:“這一個月來,多虧了各位披星戴月的快速趕工,才能趕在春耕前準備了這麼多東西。”

實際上更多人不知道的是,李從嘉這一個多月傾注心血最多的是鐵犁。

只有春耕後眾人才能發現,李從嘉製作的這批鐵犁和其他鐵犁的不同之處。

更容易切入土壤,減少阻力,犁尾平衡,犁在耕地時不會左右搖晃,更加省力,李從嘉做了很多輪反覆的實驗。

犁頭打磨得更尖銳一些,角度大概在30度左右,犁把兒傾斜角度大約在15度左右,還有調低整個鐵犁的重心!

都是經過反覆摸索實驗出來的!

李從嘉提出的角度和尺寸公差聽的鐵匠們雲裡霧裡,但是在李從嘉不斷的要求下。

眾人捶打出來的鐵犁尺寸幾乎一模一樣,而且還在同一個位置的犁尾處留有穿孔。

這一刻,李從嘉心中湧起一股成就感。

他知道,自己的小小建議,或許能夠為這個時代帶來一些積極的變化。

為這個五代十國農耕文明貢獻一份力量。

在長江旁邊,還建了一個大作坊,初步完成了造紙坊的雛形。

“諸位,今天請大家吃不乃羹!”

李從嘉張羅著眾人一一坐下。

不乃羹這種羹湯的製法是以羊,鹿,雞,豬肉和骨同一鍋煮之。

爐裡面裝著燒紅的木炭,鐵鍋裡肥濃濃稠的湯汁,再放些蔥姜鹽,調些味道,類似今日火鍋湯料。

李從嘉準備了豐盛的食物,但此時玉米、土豆、番茄、辣椒等食物還沒有傳入中華大地。

醬油、醋、紅糖、姜蒜、八角花椒、蔥等常見調料已經有了,八角花椒這種香料頗為昂貴,只有富戶人家才能吃到。

每個熱滾滾的鍋都飄著八角和花椒,大家口水直流。

同時桌子的餐盤裡,還切一片片薄薄豬、羊肉,春筍和白菜,還未開春的筍尖白白嫩嫩最是美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人界守門人!

小五在種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