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兵戈之聲
晴空蒼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章 兵戈之聲,一王二後,稱霸天下,從皇子做起,晴空蒼鷹,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兩個瘦高的乞丐憤怒地罵道:“媽的,哪個不長眼的多管閒事。”
“竟然搶了小乞兒的食物。”李從嘉憤憤不平地說道。
當兩個乞丐看到他走近,發現少年身後站著幾名精壯的侍衛,立刻認慫。
“小爺莫怪,世道不讓人活,我們這就走。”說完,他們扔下手中的餅,急忙跑進了巷子深處。
這樣的情景在如今的潭州城隨處可見。
李從嘉不禁感嘆:“楚國的馬氏皇帝禍國殃民,連年戰亂,哪裡還有人倫道德,受苦的都是底層百姓。”
那小乞兒面容消瘦,幾乎凹陷,赤腳跪在冰冷的石板路上,腳底早已磨出了厚厚的繭子。
感激涕零地對李從嘉說:“秋水謝謝公子救命,我弟弟快餓死了……”
“秋水?”
李從嘉聽她名字有些耳熟,但是又想不起來。
“小女名叫秋水,家裡早年遭了災,只剩下我和弟弟。”小乞兒灰黑的臉上只有牙齒白的。
只是關照了幾句,叫小乞丐可憐,又差人給了些吃的,便轉身離去。
當天晚上,李從嘉召開了議會,李雄、吳翰等一眾營長齊聚一堂。
李從嘉安排道:“今日我們看到潭州城的慘狀,宛如朱門酒肉臭,路上卻凍死骨。”
“本次賑濟災民,不能轉交地方官府,需在城中施粥,且需讓婦孺小兒優先領粥。我們將設立十二百人的隊伍,在二十四處粥棚施捨。”
“我也收到詔書,無需再前往朗州,那裡有兩名楚地叛逃將領正在潛藏,後續情況不容樂觀。”
李雄今天一同入城,看到城中狀況,心中憤怒,罵道。
“主官無能,如何能把糧食交給地方?如今潭州城的百姓飢寒交迫,離心離德,形勢比我在京中想象的還要糟糕。”
歷史上,邊鎬得知朗州節度使劉言造反後,攻克益陽,兵壓潭州,邊鎬丟棄城池,直接逃跑。
士兵們爭相逃走,互相踩踏,死傷萬餘人。
今天的情況足以解釋為何會有這樣的結果,不得民心,又怎能守城?
李從嘉原本想著自己穿越過來,知道一些歷史走勢,能夠扭轉局面,但他也感到無能為力。
原本的潭州城為楚國國都,佔領還不到一年時間,若沒有勤政愛民、賙濟百姓的主官。
沒有開倉放糧、壓制富豪的強勢作風,一旦有人來攻打,如何能守城?
只怕士兵在城上拼命,居民卻在背後捅刀子。
武力鎮壓也不過是威懾的紙老虎,一戳便破,城中百姓自然會將其撕碎。
李從嘉又說道:“我們受皇上詔命,在此賑災,且先施粥數日。”
“我會立即起草奏摺一封,送達京城,視情況再定後續的事宜。務必記住要求,賑災之粥,絕不能變成米湯,插入木筷需能立在粥上,不能浮在水面。”
他知道歷史上賑災施粥時,很多粥棚只放水不放米。
喝完後只剩水,災民們怨聲載道。
既然要做,就必須見到成效。
眾民夫本是兩淮居民,對南唐忠心耿耿,何況六皇子還親身在此,一路來對他們恩養有加,自然奉命執行。
秋風蕭瑟的早晨,天空陰沉,寒風中夾雜著些許涼意。
湘江河岸前,早已經人山人海。
擠滿了許多前來領取救濟的饑民。
這些人中有的面黃肌瘦,有的頭髮蓬亂,有的衣衫襤褸,大多神情疲憊,期望的看著前方的粥棚。
一隊隊士兵有條不紊的維持秩序,隊伍中先安排老人、婦女和兒童,他們緊緊握著手中的空碗。
耐心的等待著那碗來之不易的溫飽。
“唐朝,安撫使李大人奉旨賑濟災民。”
每次施粥的時候,民夫都不忘記說著這句話。
李從嘉也在親自在周棚中,給一名小乞兒盛上滿滿一碗的熱粥還不忘叮囑。
“慢慢吃,別急,明天還有。”
饑民們接過粥後迫不及待的帶回去, 有的則選擇帶回去與家人共享這份救命的食物。
儘管人數眾多,但在官兵們的組織下,一切都井然有序。
沙萬金、張璨等武人都頭正在奮力賑濟災民,發放糧食,兩個比部人員在閒暇之餘卻議論起來。
一白面書生鍾蒨笑道:“你看六皇子,為什麼要親力親為?”
“咱們這皇子別看年紀小,一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