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子在狂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46章 人若犯我,我必犯人,大明王朝之我是朱允炆,瘋子在狂奔,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不過朱允炆的目光可不像朝臣那般侷限,作為後世來者,他深知沿海經濟的重要性。

可以這麼說,大明要想人人吃飽飯,以中原、江南的產量完全足夠,畢竟此時人口估計還未達到億的概念。

可要是想兜裡有錢,還得發展沿海地區。

因為在清末和民國初年,華夏人口才約摸四億人。

譚嗣同有句詩就描述過,‘四萬萬人齊下淚,天涯何處是神州’。而且在一些影視劇中也常能聽到這樣的臺詞:對於列強入侵,四萬萬同胞不會答應。

由此可見,在經過明、清兩個朝代的發展,人口才達到四億。而明初經過元朝的苛政可殺伐,以及民生問題,人口數量估摸著也就幾千萬。(此為推斷,有大神知曉準確數字的,可以告知瘋子,瘋子也漲一下知識。)

但就是這幾千萬人,在這個時代能吃飽也不是易事。好在經過朱允炆領導,勉強看到了吃飽的希望。

要想再發展經濟,讓百姓過的富裕,那就必須要依靠沿海地帶,因為這個世界是聯絡的。

資本在三四百年後會滲透到中土,這是歷史發展的趨勢,無論怎樣的閉關鎖國都擋不住。

與其讓西方資本滲透,還不如主動出擊,對西方實現資本掠奪。注意,資本掠奪可不能等同於戰爭。

拋開這些暫且不論,就拿倭寇而言,朱允炆作為一個熱血青年,在永樂時代,必須要將後來的小日子扼殺在搖籃中。

現如今經過幾年的發展,大明已經從開國之初的窮困中走了出來,變得更加強大。不單單以軍事來論,而是整體。

“沿海一帶近來有沒有摺子上奏?”這一日朱允炆問內閣楊榮。

“回皇上,有。內容還是一如之前,請求朝廷出兵鎮壓倭寇。”楊榮回道。

“嗯,倭寇之患確實得解決,否則我沿海百姓永無安寧。”朱允炆有意道。

楊榮聞言,聽出了朱允炆的意思。不過他並未多言,而是靜靜地聽著朱允炆接下來的話。

“朕記得你就是福建人,你對此事怎麼看?”朱允炆見楊榮不說話,隨即問道。

“倭寇之患由來已久,臣幼時就聽聞有漁民百姓村落受到倭寇匪患。為了防止此患,朝廷下令禁海。不過此舉並未讓倭寇有所收斂,反而變本加厲,侵擾的更加頻繁。

根據當地官員上報,如今倭寇已不再滿足於海邊一帶,而是深入腹地進行殺略搶奪,若是放任不管,恐有損我大明聲威,臣以為倭寇得剿。”楊榮說道。

“呵呵,你這個滑頭,明知朕已有剿倭的意思,還給朕加上一頂大明聲威的帽子。怎麼,難道之前倭寇橫行了幾十年,就沒有損我朝威嚴?”朱允炆笑道。

“皇上聖明。”楊榮見朱允炆拆穿了他的想法,也不畏懼,躬身施禮說道。

“對了,你的那位學生出師了沒有,朕想讓他跟著去歷練歷練。”朱允炆話題一轉說道。

“如雲聰慧,又深得皇上教誨,今已可為皇上分憂。不過一直缺少機會歷練,理論聯絡實際才可感悟的更深,有實踐的機會歷練最好不過了。”楊榮道。

“好,那這次就讓他跟著出去,學一學東西。”朱允炆道。

對付倭寇不同於元人,在所有人的認知中,倭寇屬於強盜、山匪系列,就算近幾年侵擾嚴重,也頂多算是規模較大的土匪,不能與元人的有組織相提並論。

因此,就算朝廷準備剿匪,也是派部分軍卒前去即可,談不上出征。

不過朱允炆顯然輕易不出手,出手不簡單。他主張要打就得打大的,不僅消滅倭寇,更要藉機斷了他們的老窩。

對此,朝臣除武將之外,均對此決定持反對態度。

“皇上,好戰必亡國啊。如今我大明國力強盛,百姓安居樂業。皇上聖明,使得天災減少,迎來太平盛世實屬不易,怎可再妄動干戈。”有官員說道。

“況且我大明乃天朝上國、禮儀之邦,有強盜犯我,禦敵擊退即可。怎能因此大動干戈,有傷人和,於自身也無利。”有文官勸阻道。

“無稽之談。還好戰亡國,要是沒有我大明將士的浴血奮戰,你們能與朕站在這裡君臣相論?如果不是先皇當年南征北戰,何來如今大明百姓安居樂業?”

“大明是禮儀之邦不假,不過朕認為禮那是相互的,人敬我一尺,我尊他一丈。

朕有句話,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這就是我大明的態度。”朱允炆大聲說道,聲音迴盪在奉天殿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霓虹下的茅山道士

叄思大象

亂入神話

雙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