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拾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04章 終章,重生之商女要和離,明朝拾薪,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又過了幾個月,便聽說那沈大人與商籍妻子和離,而他則去了偏遠的甘州。
何慧安有些坐立難安,畢竟這個沈大人在她腦海裡是她的夫君,她不可能完全地忽略他的存在,於是她決定見見沈應珩。
可是沈應珩去了甘州,且好幾個月都沒有回京的跡象,於是她決定親自前往,也算是對這事有個結果,否則那些畫面老是出現在他的腦海裡,著實讓她有些煩惱。
可是當她辛苦到達甘州見到沈應珩之後,他們二人的交談完全不是她在腦海裡看到的那樣。
那些畫面裡的沈應珩對她很是疼愛,看著她的眼神也帶著溫柔。
但是眼前這個沈應珩,與她說話也沒表現出很在意的樣子,更是在看到她的臉之後表情有一瞬間的僵硬。
何慧安有些不滿。
更沒想到沈應珩見了她一面之後便再也見不到人了,過幾天派人去問,他居然連夜回了京城。
何慧安頓覺他無理至極,怎麼說她也是皇親郡主,居然被沈應珩這樣無視。
於是何慧安一氣之下,也回了京城。
自此再沒起過去找沈應珩的念頭。
而腦海裡的那些畫面,此次回京後,便很神奇似的再沒有浮現過。
何慧安徹底沒了心結,專心研究起她那些延年益壽的方子來。
她現在滿腦子都是如何才能讓自己的身體健健康康的,這才是她關心的事。
天氣慢慢有些冷,這幾天,滿朝上下卻因為當今聖上最近的一道聖旨爭執討論不休。
原因居然是從明年春天開始,只要是想參加科舉的人,不論出身,不論門第,但凡年滿十八歲皆可參加。
只是商人子弟若想參加科舉,必須有各個學院的夫子或者朝中文官的推薦信即可。
科舉一直是大事,參加科舉也必須先經過鄉試,會試和殿試,但是今年皇帝想大力選拔人才,便決定破例一次,看能不能選拔些人才。
如果透過了此次春闈,便在透過的人中再舉辦一次考試,意在選出真正的有學問之人,為朝廷增添些新鮮血液。
這個訊息對商籍子弟們應該是好事一件。
本來商人子弟也大都是在書院學習,只不過以前不能參加科舉,大部分人也只是終日渾水摸魚,等到了年紀,回家繼承家業而已。
真正能有真才實學的,少之又少。
但是對於那些寒門一直在讀書的學子來說,這個訊息簡直是件天大的好事,這就意味著他們不用再花費許多時間層層去考試了。
此聖旨一下,天下百姓都大呼“聖上英明。”
文官倒是有些反對的聲音,但是很快,便被大部分同意的聲音淹沒了。
顧宥鳴第一時間得知訊息,很興奮也很激動,他終於可以實現心底那個願望,去參加科舉。
他想試一試。
顧慎之和羅氏也很支援,本來打算請書院的夫子寫推薦信,沒想到沒過兩天,沈應珩便親自寫了推薦信送到顧府來。
這戶部尚書的推薦信可比書院的夫子更有含金量。
顧慎之思忖片刻,送了些名家的字畫,誰知都原封不動地退了回來,並讓豆子帶了幾句話:顧宥鳴的才學,不參加科舉著實可惜,當今朝廷需要他這樣的人才。
沈應珩月初剛剛從甘州回來。
歷經好幾個月,甘州的地動和旱災都已經得到朝廷很好的安撫,皇帝對沈應珩很滿意,因此沈應珩回來不久,便擢升為戶部尚書,也是本朝以來,最年輕的戶部尚書。
沈府上下一片高興,最高興的莫過於卓氏。
盼了好幾個月,終於盼到兒子回來了,可是沈應珩回來之後,只是來跟她打了招呼,說是要搬出去。
這可把卓氏氣得不輕。
歷來大戶人家,都講究與父母雙親同住,哪裡有父母還健在,就要分出去單過的念頭,她還盤算著給兒子再找一位門當戶對的好親事。
因此卓氏說什麼也不同意。
沈應珩倒是沒有生氣,也不跟卓氏爭執,只是說自己公務繁忙,不想每晚晚歸叨擾到父母休息,因此準備在皇城邊不遠的巷子租個小院。
卓氏冷著臉又問他難道他不娶妻了嗎?娶了妻子,是否要侍奉公婆,單獨住在外邊成什麼體統。
聽到這,沈應珩只是對著卓氏行了一禮,表情淡淡:“娘您難道忘了,我有妻子,兒子都快兩歲了。”
說完這番話,便頭也不回地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