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子座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章 禾桶和掠子,漢末群雄:太史慈參上!,金子座,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傻孩子!”淳于氏伸手搖了搖太史慈的腦袋,給他晃精神了點之後才心疼的說道:“明天你不要跟我去了,在家你也有事情做,我割麥,你在家脫粒,槤耞就放在房後,你的活也很重,聽見了沒?”

“哦,聽見了。”太史慈迷迷糊糊的答應下來。

吃過飯,太史慈連洗漱都沒有就跑到床上昏睡過去,淳于氏一臉心疼,卻也無可奈何,這就是沒有男人的家庭,作為孩子也要多承擔一份責任。

第二天早上醒來,天已經大亮,淳于氏早就進田裡幹活去了,太史慈把早飯吃了,開始在院子裡幹活,先把四處亂跑的雞關起來,免得出來偷吃,隨後將麥稈一層層鋪在地上,房後那杆槤耞是成年人用的,比太史慈整個身高都高很多,用起來相當不方便。

打了許久才打了一點,而且總有遺漏,太史慈滿頭大汗的停了下來,憑自己和母親的力氣,就算累死也不一定能幹完,而不幹完就有餓肚子的風險,這可怎麼辦?

太史慈突然一拍腦門自語道:“我真蠢,我是穿越者啊,怎麼才2個月就真把自己當古人了?居然把前世的事情都給忘了!”

太史慈終於運轉起自己的大腦,思索用什麼方法能提高工作效率,身為歷史愛好者,資深宅男,還真就讓他給想出來了。

太史慈回到屋內,翻出一個方桶出來,還有一張草蓆,又折斷幾根木棒捆成一個小梯子的樣式,隨後將草蓆裝進木桶遮住三面的開口留出一面,再將梯子斜著伸進去,腳搭在留出的口那面,一個南方脫粒的工具“禾桶”就做好了,方桶用來裝打下的麥粒,草蓆防止麥粒飛濺,而小梯子則是用來增加脫粒的效率。

禾桶是明朝時候南方人的發明,由於南方收稻穀時多雨,稻田比較溼,不能將割下來的水稻及時運到曬場,農民就將禾桶拉入水田內,一邊收割一邊打禾脫谷。

雙手拿起一把麥子用力打在梯子上,在力量的互相作用下麥粒被一一震了下來,再不斷的旋轉麥子方向,一粒粒麥粒就落進了桶中,太史慈打了幾把,發覺比用槤耞效率更高,而且脫的更乾淨,不禁喜上眉梢,賣力的工作起來。

就這樣,脫粒的麥稈堆在一邊,一條條麻袋將麥粒裝好,等到天色將晚,一畝地的麥子已經脫了大半,等到淳于氏揹著麥子回來的時候驚訝的發現,沒脫粒的麥子只剩一點點了。

淳于氏放下麥子走到禾桶前問道:“我兒,這是什麼?”

太史慈說道:“阿母,這是我發明的脫粒工具,比槤耞好用的多,等明天我們帶著它去田裡,一邊割麥子一邊就地脫粒,省的再把麥稈揹回來,你說好不好?”

淳于氏試了一下,發現果然又快又好,不禁摸了摸太史慈的頭笑著說道:“好,好,我兒有出息了,這般好用的器物都可以做出來。”

“阿母,還有好東西呢,我還沒來得及做出來,一會等我做出來了帶到田裡割麥更厲害哩!”

淳于氏笑得牙不見眼,寵溺的說道:“好好好,我兒是天上的文曲星,不過現在請文曲星跟為娘去田裡把麥子揹回來好不好?”一句話就把太史慈的心緒從發明創造轉移回了現實中。

“好吧。”隨後兩人來來回回數次,在天黑之前終於把今天淳于氏割的將近一畝麥子背了回來。

二人吃過晚飯歇了一會,淳于氏聽從太史慈的建議開始磨一把直柄砍柴刀,而太史慈則在一邊忙著改造一個大簸箕,在開口處連上一根細長帶拐彎的木杆,伸出來的木杆大約2尺,與簸萁口呈大約90度的夾角,在木杆尖端橫著固定一根木棍做為把手,在簸萁口的中間和後沿中間連上一根長繩子,中間還要安裝一個木把手,等淳于氏磨好柴刀固定在開口處,如此掠子就做成了。

掠子是宋代發明的,使用者不用彎腰,手把帶動繩子,以便甩起來後掌握掠子的運動方向和力度大小,效率是鐮刀的5-10倍,在沒有機械化農具的時代堪稱神器。

“阿母,左手把著木杆把手,刀口在下,右手拽著繩子用力甩過去,然後把手再一轉割下的麥子就進了簸箕,再一轉就倒出去了,需要一點技巧,多練練就會了。”在篝火的映照下,太史慈拿著掠子,像小大人一樣教著淳于氏用法,雖然只是在網上看過資料,但這些農具的原理都很淺顯,只要是初高中學明白物理的人都能一眼看出原理,復刻出來也是順理成章的事,作為一位資深宅男,看穿越小說順便查查資料本就是應有之意。

就著篝火,看著太史慈認真的模樣,淳于氏一臉滿足,也不知聽進去了多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霓虹下的茅山道士

叄思大象

亂入神話

雙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