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子座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9章 秋收、秋耕,漢末群雄:太史慈參上!,金子座,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時間轉眼來到8月,田裡又呈現出一片片黃燦燦的顏色,豆葉基本掉光,豆莢和豆杆已經發黃脫水,現在已經可以收割了。

大清早,公雞剛剛報曉,一家家的炊煙升起,村民們又開始成群結隊的出發去收割大豆。

有了掠子這個神器加持,今年收豆速度快了數倍,早早就收乾淨了,隨後一垛垛大豆先用禾桶砸掉豆莢,再放到開闊向陽處晾曬,這回可不能直接裝袋儲存(小麥是因為乳胚跟大米的乳胚不一樣,很容易破碎,如果脫外面的麩皮會直接把整個麥粒磨碎,因此需要連殼儲存,需要的時候現磨,而且對於普通人家來說,外面的麩皮也是糧食,不可能浪費)。而是需要將大豆從豆莢裡脫出來才能裝袋。

槤耞和石磙又一次派上用場,一粒粒大豆被擠出,隨後被收集起來裝袋,這次幸運的沒有天災也沒出現人禍,一畝地標準的收穫一石半的大豆,雖然比小麥和水稻產量低很多,但也是極為重要的糧食補充。

收穫完大豆,大家沒有歇著反倒更加忙碌起來,土地被施了一遍農家肥後,深耕犁地,這次有了曲轅犁助力,效率增加了幾乎一倍,而且犁的更深,產在地下的蟲卵被翻了出來,等到冬天被凍死,免得第二年春天出生禍害莊稼。

實在是家貧用不起曲轅犁的,就用老辦法一點一點挖土犁地,太史慈用半石米向里長借了頭耕牛,把自己家的地耕完,省的阿母受累。

一條條筆直的溝壑出現在大地上,犁出大塊大塊的土塊,這時候還不能下種,犁完地的村民又拿出多齒的耙子,一點點把大塊土塊耙成小塊,看到這一幕的太史慈才知道,豬八戒的九齒釘耙這麼早就有了。

等把大塊的土塊耙成小塊之後,還是不能播種,村民又拿出一種農具,是用藤條或木頭編成的一長方形像席或筏子的東西,這個東西叫做耱或者耮,也有叫蓋的,把它拴在耕牛身上或者由人拉著,人站在上面或者放塊大石頭壓著,在地上拖,使土更稀碎。耙和耱的作用就是在地面形成一層鬆軟的土層,切斷土中的毛細管,儘可能地減少水分蒸發,起保墒防旱作用。

這三步做完,依然不能播種,還需要用鍤、鋤頭等工具將平整好的田地重新起壟挖溝,做完之後,才能下種。

家貧的人家用鋤頭、耒耜、鍤、钁等農具把溝和壟都築成後,在低窪處埋下種子,中耕除草時,將壟上的土逐次推到溝裡,培育作物;第二年,溝壟互換位置。這種耕作方法有利於保持地力,抗禦風、旱。這是漢武帝時期,搜慄都尉趙過發明的代田法。

家富的人家用耕牛拉犁再犁一遍,然後再使用代田法播種。

而家有巧匠還有傳承的人家便會用一種更加方便的農具來播種,比如太史慈家,新農具就是耬車,也是西漢趙過發明的,就是古代的條播機,有一腳至七腳耬,一般由三隻耬腳組成,就是三腳耬。下有三個開溝器,播種時,用一頭牛拉著耬車,耬腳在平整好的土地上開溝播種,同時進行覆蓋和鎮壓,一舉數得,省時省力,故其效率可以達到“日種一頃”。耬腳中空,與耬鬥相通。在使用時,由一牛在前面牽引著耬車,一人在耬車前面牽牛並扶住耬杆;另一人扶耬把跟在後面,邊走邊左右搖動耬車,裝在耬鬥中的種子就會隨著搖動的節奏而自動滑入中空的耬腳,耬車下種口用繩子栓一個小球,透過後面推的人左右搖擺控制種子的播種的密度,底下用繩子橫著連一根圓柱木頭,在後面推土蓋住種子。

耬車可以一次性完成開溝、下種、覆蓋的工作,在效率上是歐洲的10倍,農作物收穫則為歐洲的30倍,歐洲直到16世紀才受到中國的啟發製作出第一部條播機,而直到19世紀中葉,歐洲才有足夠數量的堅實而質量又好的條播機。

現在太史慈家就是用耬車進行播種,淳于氏拽著繩子走在前面,太史慈一邊左右搖動耬車一邊往前走,後面留下三行播種完的土地。

有了耬車的加持,10畝地早早就種完了,早早回家,淳于氏照例坐在織機面前織布,雖然家裡已經有了3匹布,最辛苦的秋耕也幹完了,可淳于氏依然停不下來,沒有歇著的想法。

看著辛勞的母親,雖然勸過幾次,但淳于氏根本閒不住,太史慈只能隨她了。在院裡打一套拳,在上次跟淳于氏談過之後,現在太史慈不再揹著她,該打拳打拳,該做什麼做什麼,淳于氏也見怪不怪了。

“又在打拳啊。”

正打著,院外突然傳來一陣中年男人的說話聲,太史慈一看,是太史洵武,連忙打招呼:“洵武叔。”

“嗯。”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霓虹下的茅山道士

叄思大象

亂入神話

雙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