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新的征途
張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6章 新的征途,後漢英雄傳之重生呂布,張喆,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洛陽相王之後,曹仁前往咸陽駐防,曹洪則承擔起興建潼關的重任。被任命為徵西將軍的夏侯淵,在入蜀作戰時卻遇到了麻煩,秦嶺運糧確實是個很大的問題,關中的糧食要運輸至漢中,只能透過棧道。
所謂的棧道就是山腰間修的小路,自東向西分別是子午穀道,陳倉道,祁山道。道路狹窄難行,且蜀中氣候多變,常常爆發山洪,沖垮道路。夏侯淵在漢中屯田數年,糧食也僅僅只夠供應軍隊日常食用,至於攻略益州,實在是困難重重。
漢中郡位於益州北部,為平原地形,治所南鄭,約有二十萬人口。因為缺少糧食,當地百姓多信奉五斗米教,相傳五斗米教的教主張魯與發動黃巾起義的太平教教主張角,是從兄弟關係,張魯也習得部分太平要術。五斗米教作為民間勢力,屢屢和夏侯淵的朝廷軍隊發生衝突,夏侯淵軍隊雖只有五千人,但裝備精良,面對十幾萬的五斗米教教徒,還是佔據了上風。
曹仁駐守咸陽有兩個主要目的,一個是拱衛關中,另一個就是支援漢中的夏侯淵,但是糧食運輸的問題也是他需要解決的難題,只有把糧食順利運輸到漢中,才能給漢中增兵。
曹洪徵調了十萬民夫,終日穿梭於秦嶺之間,搬運石塊木料,興建城邑,這是個大工程,一旦潼關建成,將是不輸給虎牢關的天下雄關,只有一條道路可以透過,周邊都是連綿的崇山峻嶺,難以翻越。
典韋、許褚作為萬人敵,終日跟隨在曹操左右,護衛他的安全,一眾文臣武將也全部遷移至洛陽,許昌城則交給夏侯惇駐守,徐州由大將車胄和當地士族陳家一同治理,豫州由荀攸等潁川士族治理。曹操改關中為雍州,自此,雍州、司隸、兗州、豫州、徐州之地連成一片,縱貫東西,兩千裡地成為魏王的封邑。
涼州是大漢西北地區的重鎮,自古就是兵家極其重視之地,東臨銀川,西通西寧,南依蘭州、北接敦煌,素有“通一線於廣漠,控五郡之咽喉”之稱。涼州在秦時為月氏駐牧地,後被匈奴佔領。武帝時,驃騎將軍霍去病兩次西征,趕走匈奴,控制了河西走廊,打通了絲綢之路。自此涼州成為大漢十三州之一,轄隴西郡、漢陽郡、武都郡、金城郡、安定郡、北地郡、武威郡、張掖郡、酒泉郡、敦煌郡、西海郡,地廣人稀,處漢、羌邊界,民風彪悍,悍不畏死。昔日董卓就是憑藉涼州精騎橫行天下,縱橫無敵。
董卓進京之後,留下大將馬騰與涼州豪族韓遂分別駐軍金城郡、武威郡,馬騰是伏波將軍馬援之後,驍勇善戰,是董卓的麾下三駕馬車之一,長子馬超更是繼承了家族的驍勇,是西涼軍中年輕一輩的翹楚,與張繡一起,成為西涼軍雙壁。經歷了牛輔的洛陽之亂後,馬超回到金城,投入到對羌人的作戰之中,屢立戰功,羌人聞馬超之名,無不喪膽。韓遂只是表面上臣服朝廷,在董卓死後,韓遂就停止了向洛陽進貢的舉動,麾下大將閻行甚至將觸手伸到了關中,直到曹仁的大軍到來,才停止了對關中百姓的劫掠。
曹操本意是讓馬騰、韓遂、羌人三方勢力互相牽制,他想要先平定荊襄九郡,再回頭處理涼州之事。奈何目前夏侯淵在漢中戰事吃緊,曹仁又無法分別支援,曹操決定起大軍二十萬,御駕親征涼州。此戰,徐晃、于禁、樂進、李典、許褚、典韋等戰將隨行,郭嘉作為軍師將軍伴王駕左右,荀彧和往常一樣與洛陽處理朝政。
二十萬大軍的吃穿用度不是個小數目,此時身為魏王的曹操已經有足夠的財力支撐大規模戰爭,這一仗就是要徹底征服涼州,重開西域都護府,重建絲綢之路。
自北匈奴遠遁後,西域都護府漸漸失去了對西域三十六國的掌控力,月氏人建立的貴霜帝國接過了大漢帝國在西域的統治地位,貴霜帝國地處絲綢之路的交通要道,是漢朝絲綢、東南亞香料、安息麻織品、羅馬玻璃製品貿易的中轉站,西起伊朗,東至恆河,北起蔥嶺,南至納巴達河,與大漢、羅馬、安息並列為歐亞大陸的四大帝國之一。
征服這三大帝國是呂布的願望,命運讓他從兩千年後來到這個時代,就是要做開天闢地的大事,他安排墨者沿著絲綢之路,滲透到這三大帝國中,以便獲取更多的情報。河北之地成為呂布封地後,賦稅不用再上交給朝廷,呂布透過海上貿易,將絲綢、漆器、鐵器,經日本郡,運送至暹羅、呂宋、南越等東南亞國家,換取當地的香料,並且在海上絲綢之路上,發現了一個島嶼,呂布將其命名為夷州,並派遣漢軍在島上住紮,開墾荒地,安家落戶,夷州也就是後來的臺灣。
劉備到了荊州以後,投奔了大公子劉琦,之前荊州和江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