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耀與忠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70章 事情越來越大!,春秋生存指南,榮耀與忠誠,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互換封地的事情沒有想象中那麼簡單,牽扯到的事情千條萬條,其中人口遷徙反而是最簡單的事情。

為什麼說遷徙人口簡單?春秋的早期,列國有頻繁遷徙都城的操作,幾乎每五年或十年就會遷徙一次都城,原因是舊都城生活得太久,製造了太多的生活垃圾,再來就是周邊的土地開始變得越來越貧瘠了。

到了春秋中期階段,無主的土地變得越來越少,哪怕是生活環境變得惡劣,選擇哪一塊合適的土地築造新都城都會成為麻煩,其中最麻煩的在於安全問題,使得一個國家遷徙都城變得需要更加慎重,生活環境可以忍受,獨獨安全問題不得不詳細思量。

在這一段時期,國君寧願花費龐大的人力物力進行大掃除,忍受就近生產的產量問題,還是大多選擇不再遷徙都城了。

因此從春秋中期時代開始,諸侯不再做出遷都的舉動,倒是更加重視起了各生產地區與都城的交通問題。

土地長時間耕作會讓土壤失去養份,別以為古人就不知道這種變化,只是到春秋晚期階段依舊沒有“休耕”這一項操作,倒不是沒有差距到休耕恢復地力的辦法,純粹就是開墾出來的土地過少,不捨得去進行空置罷了。

魏氏從一開始最大的產糧區就不是“魏”地,他們一直以來也在忍受著“魏”地以及周邊多山的困擾。

有困擾,自然也會有好處,要不然魏氏怎麼發展起來呢?

在“魏”地那邊最大的產出不是糧食,他們沒有掌握金屬配方以及更先進的冶煉、鍛打技術,以前發現銅礦必須交歸國君,探勘到礦產也難以利用。

多山也就代表多林,有了山林就會使得動物進行繁衍生息,魏氏在“魏”地取得最多的收穫是皮草,一度也在幹抓捕動物販售的活計。

到後面,魏氏認清“魏”地開墾的困難程度,玩起了大肆的養牛做業,山漫遍野的草足夠牛去吃,並且因為多山多林的環境被迫規劃放牧,不用擔心長時間放牧將草皮啃禿了的憂慮。

當然了,魏氏應該是不會重視放牧對地理環境帶來的危害,他們距離發現這一點還很遠。

不止是魏氏,有大型牧場的趙氏,再加上那些以放牧為生的遊牧部落,他們在這個地廣人稀的時代,著實是有充分的地皮可以使用,才沒有放牧會把哪裡的地皮搞成沙漠化的困擾。

魏氏很清楚自己要拿出來跟智氏交換的封地是什麼情況,換的還是晉國南部那種適合開發農業的地皮,明白不可能是以土地面積作為計量,需要的是地皮面積的數量換土地質量。

關於怎麼來置換封地,魏侈一開始就明確表達了魏氏的訴求,例如魏氏的重心一定會在封地交換之後南移,不止是會尋求與智氏的封地交換,也要跟韓氏進行封地交換。

“魏氏意圖封地合一?”智躒發現了關鍵點。

這種事情根本無法隱瞞,魏侈很光棍地承認道:“封地合一,方可力歸一處。”

那麼……,魏氏的魄力還真是大啊!

智躒想了想,說道:“且說你我兩家如何置換封邑。”

魏侈已經發現一點,僅是用河西地的話,不可能讓智氏交出從範氏搶奪的全部地盤,只能將包括“魏”地在內的河東屬地加碼進去。

可是,魏氏又覺得將“魏”地加進去的話,吃虧或佔便宜的話題且不論,多少有點背祖忘宗的意思。

春秋時代的“都”,所指的是祖宗長眠之地與家廟的結合。

例如智氏的“智”和魏氏的“魏”,其實就是歷代先祖的墓地與家廟的相結合。

不是說只有一個國家的政治中心才是“都”。

在之前的話,除非是家族滅亡,否則“都”是屬於死守的成份。

等於說,“都”對每一個家族來說都無比重要,打從春秋中期之後,更是沒有發生過主動放棄“都”的國家或家族。

所以智躒一聽到魏侈說要將“魏”地在內的河西、河東屬地拿出來交換,一時間有些呆住了。

“魏氏的魄力真大!”智宵其實也感到了震驚。

這已經不是魏氏第一次展現大魄力,他們在放棄掉車步協同作戰的方式時,何嘗不是一次具有大魄力的改變?

只不過,魏氏連“魏”地都願意拿出來交換,說明他們的家族內部已經做好了未來的打算,也就是鐵了心要側重於向南進行擴張。

對於智氏來說,魏氏連“魏”地都拿出來進行交換,足以看到魏氏的決心,拒絕的話就該思考接下來會不會變成敵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霓虹下的茅山道士

叄思大象

亂入神話

雙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