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耀與忠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23章 魏氏的打法,春秋生存指南,榮耀與忠誠,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魏氏用來抵禦敵軍戰車衝擊的兵種是一種只扛大盾計程車兵,他們手裡的盾牌為長方形,長約一米四、寬約七十厘米,主要材料為硬木,盾牌中心位置則是鑲上了一個圓形凸起的銅結構。
這種盾叫塔盾,也是諸夏在冷兵器時代用得最多的盾牌,幾乎貫穿了所有封建王朝的歷史。
在其它文明很常見的圓盾,它在隋唐時期傳入諸夏,只是並沒有成為主流。
圓盾之所以沒有在諸夏成為主流盾牌的說法有許多,其中比較有說服力的說法是諸夏這邊的武器跟其它文明存在區別。
諸夏在兩漢之前的主流兵器都是戰戈,後來長兵器中出現了長矛、長槍等等,由於格鬥技跟其它文明存在區別,手持長兵器也就很難再使用盾了。
像是古希臘、古羅馬、古波斯等文明,他們之所以給近戰兵種搭配,其實大部分原因是士兵使用的武器為短矛或搭配短劍。
在諸夏這邊,劍歷來就不是士兵能夠配置的武器,西漢出現環首刀騎兵,又到東漢步兵,慣性思維的作用下給刀兵配置盾牌也是選擇縮小版塔盾(方形盾)。
現在,魏氏在前排的盾兵,他們在面對戰車衝來時,以“伍”為基礎單位搭建帶有傾斜面的盾牆,兩或三個“伍”根據戰車衝鋒的軌跡,專門針對齊軍戰車的一邊車輪。
要知道現在的戰車並沒有剎車裝置,想要轉彎也需要極大的幅度,很難在短距離內改變太大的行進軌跡,結果就是齊軍戰車的車組成員明明看到魏氏盾兵在搭起盾牆,也猜出魏氏盾兵的目的是什麼,還是有一乘又一乘的戰車單輪滾上盾牌組成的傾斜面發生顛覆。
人在後方的智宵看到許多齊軍戰車顛覆,心裡想道:“不是學不來,是太難學了啊!”
一乘戰車的框架約是兩百斤,加上三名成年人的重量,合約六百五十斤以上,並且戰車馳騁下還進行某種程度上的“加力”作用,對吧?
誰都知道戰車單輪翹高會發生顛覆,有那種勇氣面對馳騁的戰車還能夠冷靜組織盾牌的人太少,大多數人看到馳騁衝撞而來的戰車,哪怕沒有被嚇得避開,心驚膽顫之下也很難動作迅速又利索完成工作,別說還要時刻做出團隊協同的位置調整了。
用個更直接簡單的說法:腦子會了,可特麼手腳不聽使喚啊!
魏氏抵禦齊軍戰車的行動哪怕成功,其實也要擔負很大的風險。
六七百斤的重量下壓,儘管短暫卻是真實存在的重量,一個“伍”組成盾牆之下,每一個人的姿勢都不一樣,有趴在地面,有半蹲,有需要站馬步,有筆挺站立,決定每一個人能使用的力量都不一樣。
戰車是發生了顛覆沒有錯,它在衝力的慣性作用下,即便發生顛覆也會飛的很高,砸在地面上也會被拽著拖行很遠,天曉得顛覆的過程中到底誰會被波及。
智宵就看到有的魏氏盾兵攔截失敗,他們在戰車衝撞過來前所擺的方位不對,遭到戰馬的衝撞和踐踏,再被衝力十足的戰車碾壓過去,瞬間就是一個非死即傷的下場。
一組盾牆攔截失敗,沒有被攔下來的齊軍戰車繼續往前衝鋒,撞進了魏氏其它兵種組成的陣列,剎那間就能犁田一般犁出一個凹陷,隨後又被橫衝直撞,直至拉動戰車的馬被解決,或是戰車組成員被殺,他們帶來的破壞才遭到終止。
當然了,戰車是一個古老兵種,它能夠發揮出來的威力太大,漫長的歷史進展中早就被研究出多種針對方案。
魏氏摒棄了戰車,怎麼可能不下功夫來研究步兵對對戰車的方法?組織帶有傾斜面的盾牆只是其中一種,盾兵沒有攔住就讓其餘步兵射箭或是投擲武器,才不會傻乎乎讓敵軍在本方陣列裡面肆虐。
“魏氏士兵的心理素質太好了!”智宵相信不止自己有這種感慨。
那是體現在無論發生什麼意外之下,魏氏士兵總能夠迅速調整隊形。再亂再慌也可以做出正確的反應,還說明魏氏有足夠多優秀的基層軍官,關於這點委實難得。
戰場上的嘈雜聲很大,喊殺聲以及哀嚎聲,免不得會有戰馬的嘶鳴,兵器碰撞發出來的動靜。
韓氏的弓箭手在雙方發生近距離交戰時有一段時間停止射箭,約是一刻鐘之後由眾多弓箭手組成的箭陣再次發射。
他們並不是射正在交戰的場地,針對的是列陣推進的齊軍步兵方陣,每一次都有一朵烏雲憑空而起,再落到齊軍步兵方陣帶起一聲聲的慘叫或悶哼。
別以為看上去好像很簡單,當前時代能玩得動箭陣的家族或國家數量極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