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耀與忠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37章 魏氏的乘人之危,春秋生存指南,榮耀與忠誠,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魏氏想對鄭國動手,那可是真的立刻就進行下手,找的理由是鄭國干涉晉國的內政。

跟以往的歷史那般,鄭國遭到入侵開始喊“我無罪”那一套,問題在於根本沒有什麼用,要捱打還是繼續捱打。

講道理,鄭國已經就參與干涉晉國內政付出過代價,等於說事情已經翻篇,魏氏用那個理由來攻打鄭國,確實是顯得極為牽強。

問題在於鄭國是弱小得多那一方,他們喊了之後,有諸侯願意幫忙還好,沒有外來力量增援,也僅僅是喊了幾嗓子,無法避免被強權所欺凌。

為什麼說鄭國喜歡喊“我無罪”呢?因為在晉國與楚國爭霸時期,戰場一般是在鄭國的地界,鄭國一再遭受無妄之災,屢屢無辜被牽扯進去,每一次受傷的都是鄭國,有委屈自然要告知諸侯。

其實當時還算好的,起碼晉軍和楚軍沒有展開對普通鄭人的殺戮,再來也沒有惡意破壞鄭國的農田,甚至都不會搶收鄭人的糧食,戰爭只限制在直接參戰者之間。

所以,為什麼說春秋早期和中期打的都是“君子之戰”呢?除了必定會宣戰,再互相約定一個地點開戰,交戰時避免殺死對方貴族以俘虜為主,臣下不得針對一國之君,等等的交戰守則之外,不傷害與戰爭無關的人也是說法之一。

設定那麼多的條條框框,真不是因為“大家都是親戚”這一點,更重要的原因很實在,一旦對方的國君死了,誰在戰敗之後做主賠款;殺死了對方的貴族,得到得到只有一具屍體,進行俘虜可以獲得贖金;把敵國的生產設施和農田破壞掉,打贏了卻收不到戰敗賠款,己方的人豈不是白死了!

在晉國與楚國爭霸期間,一直在鄭國的地界開戰,有意見的只有鄭人,其餘列國除了沒有意見之外,還罵鄭國活該。

鄭國明明是受害者,怎麼反倒被罵?跟他們一直被迫在晉國和楚國兩者之間當“老牌投降國”無關,主要還是他們不講規矩在先。

為什麼鄭國是春秋時代第一個最接近霸主的諸侯國?一切只因為鄭國得到周王室的支援最大最廣。

然後,鄭莊公被周天子辭退,失去在中樞朝廷的位置,回國之後越想越氣,派出大軍到周王室的地界,搞出了大舉搶收周王室糧食的事情出來。

派軍搶收糧食只是鄭國與周王室交惡的其中一件事情,還有許許多多的齷齪,最為被詬病的便是鄭國明明接受了周王室那麼大恩惠,結果成了亂臣賊子這一條。

因此在“你無情,別奢望別人有義”的前提之下,沒有人覺得鄭人值得同情。

現如今,晉國內部各個家族,包括其餘諸侯國的君臣,得知魏氏在討伐鄭國之後,他們當然會有看法,只是甭管有沒有意願進行干涉,後面全成了看客。

智氏跟魏氏已經達成意見統一,怎麼會去幹涉魏氏攻打鄭國?

韓氏有心干涉,看到智氏沒有任何表態,韓不信很難認為自己掌握對外征戰權柄就能隨意干涉魏氏對鄭國的用兵,選擇了閉嘴不吭聲。

趙氏現在誰都不能得罪,沒有智氏和韓氏率先衝鋒,想要與魏氏交好為前提,非但不能怪罪魏氏,相反要說魏氏打鄭國實在是打得好,再問一嘴:俺能參加不?

魏氏會讓趙氏摻和進來才是有鬼,回覆只有一句:打區區一個鄭國而已,俺自己就行啦。

後來,智宵才知道魏氏沒有事先與韓氏溝通,事先取得手握對外征戰權柄的韓不信同意,等待造成既定事實才想到去補上一道程式。

韓不信當然是給魏氏補上一道命令,要不然能怎麼樣?為了權柄的權威性懲罰魏氏,韓氏再對魏氏開戰嗎?韓氏表示自己著實沒有這等魄力啊!

受傷的是鄭國,韓氏哪怕遭受屈辱,毛病了才會選擇跟魏氏開戰。

韓氏受到欺負之後,好幾次來智氏絮叨。

光是智宵接待韓庚,十次裡面有八次提到了魏氏不講規矩,落了韓氏的面子,也是在瞧不起與智氏結盟了的韓氏。

最後實在沒有辦法,智氏這邊出面與魏氏交涉,魏氏表示在鄭國取得的戰利品會分給韓氏半成,韓不信在公開場合表示魏氏攻打鄭國屬於合理合法了。

那個“半成”不是“十成”的“一半”;是“一成”的“一半”。

也就是說,魏氏用百分之五就將韓氏給收買了。

然而,韓不信必須被魏氏收買,不承認下來丟臉的是韓氏,還什麼都落不著;改為魏氏出兵之前就取得共識,在第四方那邊保住了面子,實際好處也能拿到一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霓虹下的茅山道士

叄思大象

亂入神話

雙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