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耀與忠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50章 華夷之辯,春秋生存指南,榮耀與忠誠,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異族建國並不是什麼新鮮事,好多夷人就先後建立國家,比較出名的便是莒國,不出名的還有淮夷、徐夷、州來、鍾離、鍾吾、等一些夷人之國。

只不過,因為沒有前例的關係,使得狄人立國倒是一件新鮮事了。

曾經的狄人一度強盛,不斷南下擠壓諸夏之人的生存空間,幾位強盛的衛國更是兩度差點被狄人滅國,衛國最終搬遷到大河南岸才得以延續國祚。

狄人的強大不止是表現在兩度差點滅亡衛國,管夷吾輔佐齊桓公幹“尊王攘夷”的事業,其實就是狄人、戎人跟部分夷人之國聯合,搞到華夏諸國幾近風雨飄渺的一個體現。

歷經管夷吾輔佐齊桓公聯合諸侯一再展開反擊,不使諸夏有被髮、左衽的命運,期間齊國也成功稱霸了。

到後面,齊國因為一再內亂勢衰下去,倒是晉國在晉文公執政時強盛了起來,晉國接了齊國的棒成為新一任霸主。

成為新霸主的晉國並不是只光欺負同為周天子之臣的眾諸侯,四次大舉對狄人和戎人用兵,每次都能取得輝煌戰果,擴土千里只是順帶,很直接地打得輝煌一時的狄人遠逃北疆,諸夏的歷史篇章才進入到晉國團結中原諸侯保衛周天子,與楚國展開一系列爭霸戰爭。

鮮虞便是被晉國打得遠竄北疆的狄人一支,長期以來龜縮在晉國以北的山區,直至收復其餘狄人才出山區向南邊擴張。

既然鮮虞跟晉國是鄰居,並且南方便是晉國,他們怎麼能向南邊擴張?這個要提到大河改道帶來的影響,鮮虞以南一度成為澤國,自然災難使得當地荒無人煙,交通也被切斷了。

時間走到智宵生活的當代,大河改道的影響正在慢慢被削弱,哪怕是這樣依舊有好多地方屬於無人區,其中包括晉國的東北部和齊國濟水以北的所有疆域。

因為當地沒有什麼人的關係,尤其是諸侯不設立行政區,自然也就讓鮮虞擴張起來十分容易了。

自從晉國不再對狄人大舉用兵已經過去六十多年,狄人中的鮮虞這一支元氣得到恢復。

在鮮虞人正式建國之前,干涉晉國內政只是動作之一,更大的動作肯定是聯絡同為狄人的部落,搞到現在都建國了。

是的,鮮虞人已經建立了中山國,屬於先建國再對諸夏的列國發出邀請,或許算作是想補上該有的程式?

“諸夏制度,怎可重現於狄人之手?”智宵率先表態。

這話是什麼意思?

也就是說,狄人中的鮮虞這一支,他們在幹“諸夏化”的事業!

如果是儒家獨尊的王朝,士大夫們一定會因為異族主動“諸夏化”而覺得是教化之功,感到欣喜若狂。

鮮虞人並不是率先諸夏化的異族,隨後還有契丹、鮮卑、項黨、金人、建州女真。

沒有例外的是,契丹、鮮卑、項黨、金人、建州女真先後竊取了諸夏的土地,再給正朔之朝帶去無盡的麻煩。

所謂的“諸夏化”到兩漢之後可以稱為“漢化”,他們可不止是學了制度,包括文化、農耕、技術能學的都學,甚至某些技術超過了正朔的朝廷。

儒家門徒喜歡教化,他們或許不懂異族“漢化”意味著什麼,更沒有看到先後“漢化”的異族壓著正朔朝廷在欺凌,只覺得異族“漢化”了就是儒家的功勞。

話說,什麼功勞?任意屠殺正朔之民,動輒欺凌正朔朝廷,乃至於滅掉正朔取而代之,算是儒家教化的功勞嗎?

儒家也一度因為“小日子”和“棒子”派人到中原學習而沾沾自喜,他們不知道的是自己的傾囊相授為子孫遺留了多大的後患。

當然了,說白了還是子孫自己不爭氣。

若是一再保持領先的話,那幫龜孫只能是作為龜孫,相反因為諸夏苗裔的不爭氣而有屈辱史。

春秋時代的人,他們一聽智宵那麼說就懂了。

是啊,自家的文化和技術,哪裡是異族想學就能學,異族學去了會革新自己的社會,用從諸夏學到的技術增加無限便利,強壯之後一定會成為諸夏的勁敵。

只有傻逼才會對異邦傾囊相授吧?這是怕自己的潛在之敵不夠強啊!

魏侈沉聲說道:“君上,鮮虞立國已成事實,臣建議召集諸侯會盟,共商討伐鮮虞之事。”

要噴粗話了啊!

鮮虞人用諸夏的制度,首領變成一國之君,國中有了卿大夫、大夫,設立了一套百官班子。

不止那樣,鮮虞人的軍隊也在進行改革,有了“軍”、“師”、“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霓虹下的茅山道士

叄思大象

亂入神話

雙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