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耀與忠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88章 恥辱柱上有其名,春秋生存指南,榮耀與忠誠,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智宵說道:“如楚國、吳國故事。”
什麼意思?
楚國和吳國不是自號為王了嗎?
在楚國強大的時候,他們內外都是王;弱小時期對外不再稱王,對內一直都是稱王。
吳國無論強大或是弱小,他們面對楚國一直是稱王狀態,與一些列國交流存在多變,以往對上晉國則是從不敢使用王號。
這一次夫差來參與會盟,首次敢對晉國稱王,相信不久之後會派人致歉的。
狄人完全可以假裝去掉國號,換取諸夏聯軍退兵,自己該怎麼玩,實際上還是會那樣玩。
哪怕諸夏列國知道狄人並沒有解散中山國,有了第一次的教訓在前當例子,誰還敢輕易牽頭組成聯軍攻打中山國呢?
魏駒臉色陰沉地說道:“恥辱啊!”
誰說不是呢?
諸夏列國組成聯軍討伐中山國,玩成了一次面子工程,非但沒有成功將中山國滅掉,反倒讓狄人建立的中山國立穩了。
這一次最丟人的當然是晉國,其餘參與會盟的諸侯國也是一個沒有跑掉,一塊被釘在了歷史恥辱柱上面。
只不過,晉國完成了另一個目標,成功地阻擊了吳國一次。
智宵都猜到趙鞅會怎麼做了。
等待回國之後,趙鞅會對中山國的一戰避而不談,大談特談成功阻擊吳國的事情。
因為是一塊丟了人的關係,沒有人會去揭趙鞅的傷疤,相反只能配合著保住顏面,免得不利的輿論被調動起來。
在隨後的日子裡,魏駒還是每天會來找智宵聊一聊,只不過聊的不是當前戰事,主要集中在戰後做什麼的交流方面。
敵軍的兩萬援軍在七天後抵達。
面對敵軍派兵增援的事實,哪怕智宵事先已經得知情報,仍舊沒有嘗試阻擊,只是佔領了有利地形構築防禦工事。
在儲存實力的需求下,沒有人詬病智宵的選擇,全部選擇了裝傻。
敵軍有了增援,他們在前三天嘗試奪回被佔領的營寨,嘗試無果選擇縮了回去,隨即開始構築起了防禦工事。
在西北方向的聯軍與狄人、樓煩人進入到對峙階段,每天不是在眼瞪眼,便是派人射幾波箭矢就算交差了。
正面戰場那邊,趙鞅趁敵軍調動兵力期間,咬牙讓趙毋恤指揮新軍進攻。
不知道趙鞅和韓不信達成了什麼交易,韓氏的韓庚配合趙毋恤選擇血戰,付出了重大傷亡的代價,耗費三天的時間可算拿下一座山頭。
這個訊息傳過來的時候,魏駒給韓氏上了眼藥,打趣韓氏又開始在左搖右擺。
“不知敵酋是否遵守約定,與正卿陣前相見?”魏駒站在棚子邊緣,伸手出去接住落下的雨水。
智宵有些心不在焉地說道:“敵酋怎敢侮辱正卿過甚。”
秋季本就多雨,山區內會時不時來一場過雲雨,一旦進入雨季則是通常會連續下十天半個月的雨。
智宵注視著外面的綿綿細雨,類似的天氣已經持續了三天,不知道什麼時候才會天晴。
下雨了啊?以通常情況來論,應該是對守軍更為有利。
畢竟,打攻防戰的情況下,時間總是對防守一方有利,進攻方拖得越久對後勤補給消耗更大,雨季下的後勤調動難度也是必然增加。
可是狄人與樓煩人的體系全面落後,雨季階段對他們的助益不大,面臨的麻煩可能比諸夏聯軍還大。
又是過去十天。
新一天到來的時候,智宵所部前面的敵軍開始收拾東西,一副將要撤退或是轉進的姿態。
當天的下午,司馬寅再次過來了。
“中山國已去除國號。”司馬寅首先彙報這個訊息。
在七天之前,趙鞅與敵酋始均遼在兩軍注視下會面。
始均是氏,遼是名字。
不得不講的是“始均”這個氏的來歷,他是黃帝的孫子之一,選擇留在北方繁衍生息,被眾多狄人、戎人視為祖先。
北方不止有始均氏,還有苗龍氏、弄明氏、白犬氏、少典氏等等部族,追溯個幾百幾千年和諸夏各氏說不定是同一位祖先。
為什麼黃帝的後裔到了春秋時代被中原列國視為異邦?因為諸夏講究的是文化認同,哪怕血緣關係一樣,文化與習俗不再一致,互相之間也就成為兩個文明瞭。
智宵在得知始均氏是中山國“王族”的時候還詫異了一下下,納悶以後怎麼變成了姬姓。
有這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