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耀與忠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06章 兵臨城下,春秋生存指南,榮耀與忠誠,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周敬王十四年(前506年)是很特殊的一年。

在這一年,楚國面對吳國的反攻無力招架,伍子胥與孫武合兵進擊楚國都城“郢”之前,一名叫申包胥的楚國貴族來到秦國都城“雍”求援。

當時的背景是楚軍一再被吳軍擊敗,楚國都城“郢”顯得危在旦夕。

楚國內部舉目四望發現有能力救援自己的只有秦國,廷議上吵吵鬧鬧了繼續,申包胥主動請纓前往秦國求援。

申包胥到了秦國並沒有受到禮遇,可見秦國支援楚國的意願不大。

在“雍”不斷輾轉的申包胥求見秦君無果,找秦國貴族幫忙也沒有人願意幫,選擇在秦國宮城門前進行一邊絕食一邊哭鬧,鬧得那個叫沸沸揚揚,最終求得了秦國出兵救援。

然而,秦國是出兵救援楚國了,只不過秦軍沒有抵達之前,楚國的“郢”都就被吳軍所攻破。

申包胥哭秦庭已經過去十五年,本人目前也活著,只是很不受楚君軫以及一眾重臣的待見。

難道是因為申包胥求援不及時才被排斥嗎?《左傳》寫的是申包胥主動謝絕賞賜,隨後選擇了歸隱山林。

《左傳》故事性質的味兒比較重,好多更像是寓言故事,申包胥面臨的情況絕對沒有那麼簡單,甚至有沒有申包胥哭秦庭都還兩說。

在《左傳》的內容裡面,申包胥連續七天滴水未進,並且還連續哭了七天,怎麼看都不科學。

畢竟,人不進食可以撐七天,三天滴水未進就會死掉。

不管怎麼說,當時的秦國確實出兵救援楚國,幫助楚軍擊退了吳軍,成功奪回“郢”使楚國得以復國。

怎麼是復國?原因在於“郢”都失陷,吳國攻奪了楚國的都城,並且還搶劫了楚國的“社稷”,搗毀了楚國曆代先君的陵墓,完全可以宣佈楚國作為一個國家不復存在了。

所謂的“社稷”就是祭祀用的禮器和楚國宗廟裡面的護國之神,以及歷代先君的牌位或畫卷。

歷史上的霍去病之所以牛逼,在於他搶了匈奴用來祭祀的一系列禮器,才出現“封狼居胥”這一個成語,並不是單指攻到“狼居胥山”這個位置。

除了霍去病之外,其實沒有人真正再做到封狼居胥,原因是打到了相同的位置,可是沒有搶到敵對一方用於祭祀的禮器。

總的來說,有鑑於秦國幫助楚國完成復國,一旦秦國向楚國求援,無論楚國願意或者不願意都需要派出援軍,致使智宵篤定必然會有楚軍北上。

智宵需要趙鞅做點事情,智氏之主智申回去“新田”也就成了必要。

“若趙鞅不願,如之奈何?”智申並不覺得趙鞅會滿足智氏的需要。

智宵眯起了眼睛,說道:“贈‘霍人’或‘無終’予趙氏。若趙鞅仍舊不願,兩地皆可贈予。”

那兩個地方遠在中山國以北,智氏控制在手裡可以威脅中山國與趙氏的“晉陽”地,後者如同插在趙氏咽喉的刺,一定讓趙鞅整日不安。

智氏已經確定西進策略,講實話“霍人”和“無終”的作用在無限降低,並且智氏根本無法使用兩地的資源,控制在手還要防備中山國、代國和樓煩。

將“霍人”與“無終”交給趙氏,儘管會讓趙氏擁有更大的戰略空間,也方便趙氏與中山國、代國聯絡,產生的後續問題對智氏來說卻是不大。

智申想了想,又問道:“如何使韓氏不加阻攔,乃至出兵相助?”

智宵露出了詫異的表情,說道:“如趙鞅認準出兵與楚軍交戰,便是行之國戰,韓氏敢不出兵?”

“再則言,韓氏至今仍是我家盟友,未派兵前來助戰已是過錯,安敢攪我家圖謀?”智宵給補了一句。

現如今結盟之後真沒有那麼簡單,更不像後世分得那麼詳細,玩得就是無差別的共進退,也就是無論一方做什麼,遑論對與錯就是一起扛。

韓氏在智氏西進上暫時選擇緘默,鑑於智氏沒有派人要求派兵,屬於可以假裝不知道的成分。一旦智氏正式通知韓氏,得到通知的韓氏拒絕出兵,其實就是屬於悖盟了。

智申有另外的問題,問道:“此次攻秦,為奪秦國在‘雍’之社稷?”

秦國現在有兩座都城,一個便是“雍”都,另一個則是遠在更西邊的“冀”都。

所謂的“都”在春秋時代特指有宗廟的城池,因此不止一國之君可以有“都”,其實列國公族後裔的貴族也有屬於自家的“都”,比如“智”城就有智氏用來供奉原國先祖的“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霓虹下的茅山道士

叄思大象

亂入神話

雙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