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吃蔥大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4章 姚芝流落細柳鎮,仙緣錄,不吃蔥大師,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
話說當日姚芝擅自離開丈人觀,一路尾隨雲清跟康有年,想要到龍虎山看熱鬧長見識,被發現之後,倒也沒趕她回去,後來聽到雲南天災人禍不斷,百姓深陷水深火熱之中,一時勾起她心中柔腸,想到自己在上山研讀本草醫術無數,此時正派了用場,當即舍了龍虎山的熱鬧,孤身西去,想要到疫病最嚴重的地方救死扶傷,全一全她打小做俠女義士的心願。
趕了一夜的山路,次日清晨到了一座小鎮上,她找了個乾淨的鋪子,打算吃碗麵,歇息歇息,再行趕路。
清晨的小鎮,人還不多,在麵館背面的那條街上,有一座很闊氣的宅院,門口有些攤販已經早早出攤,一個販賣釵環首飾的攤位前,佇立二人。
“這簪子多少銀兩?”
“去去去,哪裡來窮要飯的花子!這一大早,真是晦氣。”攤主從一個落魄婦人手裡奪下了一支素銀簪子,簪子並不華麗貴重,樸素的樣子一看就知道值不了多少銀兩,唯獨是頂端墜了單薄的一隻銀鳳步搖,倒顯得有些精緻。
那婦人看上去也不過四十上下,一頭蓬亂髒汙的頭髮,夾雜了兩根枯草,破破爛爛的衣服上汙跡斑斑,補丁蓋著補丁,面黃肌瘦,眉眼上卻看得出年輕時候必然也是個有姿色的。
“婆婆,咱們走吧。”旁邊一個小女孩拉了拉婦人左側的衣袖,那袖子裡卻空空蕩蕩,像一隻零落在寒風裡落單的歸鳥,她只有一條胳膊。
這裡的秋天真冷啊,雖讓到處綠瑩瑩一片,但秋雨裡的寒意總能滲透骨髓,婦人這般想著,開始懷念琅琊郡的暮春了,那個五月槐花開的季節,風和雨,都失了早春的料峭微寒,變得和暖溫柔,但人們仍舊不願意讓雨淋在身上,所以還是要盡力去躲避。
鳳七一個人走著沒帶傘,她已經許久不曾有雨中打傘的經歷了,這樣的記憶,久遠到她甚至懷疑是否真的有過,但她確信,曾有過,那時候她還小,家也不在琅琊郡,而是很遠的地方,遠到她已經記不起來是在哪裡,只記得那時候作為鏢師的父親和在家裡相夫教子的母親極為恩愛,家裡沒有男孩,倒是有姊妹七個,她這鳳七的名字便是如此得來,然而有那麼一天,突然的,毫無徵兆,院子裡澆花的鳳七看到掙扎著爬進院門的父親那張滿是血汙的臉,以及後面緊跟進來的一夥強人。
母親帶著幾個女兒拼了命地逃,最後七個閨女剩下鳳七一個,流落到了琅琊郡,不上半年,母親悲鬱交加,一病不起,一夜間撒手西去,撇了鳳七一個人,那年,她不過八歲,靠著小時候在家裡看父親操練的把式,加上這些年到處偷師學藝,鳳七長到十九歲的時候,已然有了一身極高的武藝,她想過回去報仇,可是一別經年,她早已忘記了家鄉在何處,更不知道當年的仇家是誰,便一個人留在了琅琊郡。
鳳七收了路邊的茶攤,拿塊毛巾擦了擦臉上的雨水,想著這樣的雨天怕是不會有生意了,正要關了門,早早預備下午的吃食,這時候一個半身溼透的年輕男子闖了進來,在門口一邊抹著臉上的水,一邊磕磕巴巴問道:“姑娘,還有熱茶嗎?”
“有,有,你先坐會,我給你兌點薑汁。”鳳七一邊將一塊乾毛巾遞過去,一邊去灶臺上倒了滿滿一碗熱茶,一併遞過來。
“公子怎麼出門不帶把傘,這方圓幾里,若不是有我這個茶寮,您可有得罪受了。”
“正是正是,多謝姑娘了。”那人放下毛巾,接過鳳七遞來的茶碗,咕嘟咕嘟喝了個精光,看樣子真是渴了。
“這天看上去一時半會兒不能放晴了,所幸還早,您先坐會吧。”
書生這才依言撿了條長木凳坐下,就在門前,雖則這時節天氣轉暖,但淋了雨,依舊覺得一陣陣發涼,鳳七看不過,轉身進了裡屋,不多時手裡拖著一疊粗布毯子出來。
“我家沒有男人的衣裳,就這個毯子你將就一下,裹在身上,總不至於染了風寒就是。”
“這怎麼好意思,我一個過路人,不好太過攪擾。”
“你這書生,真是愚笨,我看你這樣子定是去趕考的秀才,這月間我也見了不少,人家都是興沖沖摩拳擦掌,偏你一個到時候染了風寒,頭重腳輕進考場,這些年寒窗苦讀,豈不白辛苦一場。”鳳七把毯子扔在他身旁,索性不管他。
書生眼角一顫,忙道:“哎呀,真是受教了,多虧姑娘一語點醒夢中人,否則我可是要悔之不迭了。”
毯子披在身上,便不那麼冷,卻見鳳七拿了針線笸籮在爐灶前坐了,書生便問:“敢問姑娘芳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