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吃蔥大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章 逸龍真人現紅塵,仙緣錄,不吃蔥大師,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方道士留下的玉墜,雖然也覺得那東西甚好,也不過覺得好看而已,當下給小女兒戴在身上,卻哪裡知道那玉墜的來歷,此物名為“守魂玉”,乃是採自西崑崙雲峰之巔的絕佳玉料,當世罕見,又得道士以符咒之力供奉在三清像前數年,集無數香火,有守魂聚魄,祛病消災之效,此玉不敢說天下無二,等閒卻也尋不出幾塊來,端的是一件道門至寶。按常理來說,這樣金貴的東西是不該隨便送人的,可這天下事本就沒有無源之水,也沒有無根之木,當日在姚六家現身的道士可不是尋常人。
其時,清主入關已久,大興佛教,對道教稍有規範,諸多道家分支漸而沒落,唯正一道與全真道尚具規模,其餘教派即便得以殘存,亦不得不收斂鋒芒。此人在當世位列道家三仙人之首,人稱“逸龍真人”,得道在青城山丈人觀,為神霄派當代掌教真人,神霄派雖然門戶小,但傳到這一代,逸龍真人將祖師林靈素的五雷符法修到巔峰,一身道術通天徹地,在民間的名聲竟然壓過正一道與全真道,隱隱成了仙家之首,便是和那龍門宗的宗主相比也不遑多讓。逸龍真人有一同門師弟,人稱“燭龍道人”,此人修道天賦異稟,可惜誤入歧途,於旁門左道之術頗為熱心,終於在他們的師父羽化登仙那年叛教而出,再後來,江湖上傳聞有個勾魂奪魄壞事做盡的道士四處作惡,正派人士幾次圍剿,奈何這道人一身妖術神鬼莫測,竟然不能將他降伏。逸龍真人心知是其師弟作惡,故而辭去掌教之職,雲遊四海,希望將燭龍道人帶回青城山。
這一日,逸龍真人遙遙望見東石井村上黑雲繚繞,似妖如魔,匆匆趕來,卻是遍尋無果,待到在姚六家討碗水喝,又逢姚六求他給孩子取名,無意間看到這孩子的前世姻緣,思量她這一生怕是命途多舛,有心幫持一把,卻又擔心私改凡人命數實乃洩露天機,這才留下一枚玉墜,希望能替她消災弭禍,當下不再過多逗留,竟往別處去了。
姚芝長到六歲的時候,已然隱隱一副小美人的模樣,眉梢眼角分外討人喜歡,再加上這孩子性情柔順,嘴甜心善,左鄰右里無不誇讚。
時逢京師大考,各地秀才舉子紛紛辭別父老故鄉,趕往京師赴考。
這一日雲淡天高,陽光正好,春風花草香,泥融飛燕子,積了一冬的楊柳芽兒爭破頭往外鑽,鵝黃新綠,鶯歌鵲舞,端的是好時節。
石井村方圓一帶遍植桃樹,如今春風日暖,只待些許時日,南燕北歸,春回大地之時,漫山遍野開滿桃花,蜂飛蝶舞,端的堪稱人間仙境。
姚武將昨日看過的文章又溫了一遍,放下書,整一整儀容,從家裡徑直往學堂趕來。自從姚武兩年前從私塾搬回家去,如今的私塾先生仍是當初那位佐青佐老先生,可是所教的學生弟子卻大多換了小一輩的新人。為著即將進京趕考的事,姚武需得先向老先生辭行,一則再聽先生臨行訓戒,二則也是顧全先生的顏面,以示學生不敢忘了先生的教導之恩。
來在學堂外面,便已聽見裡面讀書朗朗之聲,年輕人的聲音讓人不由得心生澎湃,姚武輕嘆了口氣,數載寒窗苦讀,如今雖得了個秀才的名聲,終究也是無用,只待此次金榜題名,方才是光宗耀祖的好事,不至於虛度了許多年的光陰,心裡想著,腳步未停,人已經到了門內,佐老先生眯著眼,放下捲了書皮的一本《春秋》,喜道:“來了。”
姚武深得老先生喜愛,因而雖在學堂,卻並不擺著老學究的架子。
“行了,眼見著也是下晌,今天的書就到這裡了,都散了吧。”老先生遣散了眾人,將姚武喚到近前,道:“算算日子,你也該過來了,幾時起身,便是這幾日吧?”
“是,再過兩天,跟薛王莊的薛秀才和王秀才一塊起身。”姚武恭恭敬敬回道。
“也好,有個伴,路上安穩,也不至於孤單。”
垂首在一旁站了半盞茶的工夫,耳邊不住地響起老先生的囑咐,無非是說他當年赴京趕考時的經歷,囉理囉嗦好半天,“行了,再多的話我也不說了,總是望你此去能有所得,金榜題名固然是好,真要有點差池,也不要灰心喪氣,好在你是知道好歹的,我很放心”。
“是,學生記著了,先生多保重。”
從私塾裡出來,陽光依然有些晃眼,門口一個半大孩子迎上來,笑嘻嘻道:“二哥是來給先生辭行嗎?”
姚武看著湊上來的小孩,摸了摸他的頭,笑道:“方墨,怎麼下了學也不回家?”
“我在這裡等二哥啊。”
“等我?”
“是啊,爹爹從鎮子上給王員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