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吃蔥大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章 滿城風絮黃梅雨,仙緣錄,不吃蔥大師,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林方墨與李碧雲結伴而行,一路餐風飲露,穿城過鎮,翻山越嶺無數,踏上江寧府地界,已是三月末了,道旁村莊阡陌交通,楊柳依依,林方墨無心賞景,他正盤算著懷裡的銀兩可以撐多久,當日在開封城為了救出瘟龍,打點上下,可沒少花錢,雖然最終一無所獲,送出去的錢便如潑出去的水,收不回來,這一路上除卻在村舍借宿尚可節省一二,但凡在城鎮過夜,客棧裡都是要兩個房間,自然花費就多了一些,因此他極力在飲食上節儉出來,其實他懷中所餘的錢資尚算充裕,只因他自鄉野出身,打小節儉慣了,加上父母耳濡目染,深受“吃不窮穿不窮算計不到就受窮”思想的薰陶,自然是一文錢掰開兩半花,倒是逃難路上的主角李碧雲因此落個清閒,將財政大權放心交予林方墨,橫豎她自己也不曾帶著銀兩。

錢塘自古繁華,江寧府自然也不差,又有六朝古都的底蘊,民風富饒,秦淮之豔名更是冠絕南北,唐人有詩云:

碧樹涼生宿雨收,荷花荷葉滿汀洲。登高有酒渾忘醉,慨古無言獨倚樓。宮殿六朝遺古蹟,衣冠千古漫荒丘。太平時節殊風景,山自青青水自流。

棲霞山在江寧府亦頗有盛名,每日裡慕名而來的遠客極多,稍稍打問一番,林李二人便到了山下,只是這棲霞山並非一座山頭,青峰疊翠,連綿起伏,且人跡不少,二人隨著人群登上鳳翔峰,見山頂人流皆湧入一叢瓦舍之內,離著遠處打量,端的是好大一片置業,竹籬木屋,瓦舍亭閣,三步一處小景,五步一處大景,正對著山下方向是一道極寬的門樓牌坊,林李二人步入其內,只覺香風滿面,畫棟雕樑的景緻迷亂人眼,行人打身邊走過,三三兩兩,或掩耳輕語,或低眉淺笑,興之所至,也有暢懷呼喊之人。

行了百多步,道旁茶寮門口走出一個打扮怪誕的異裝男子,他掃了二人一眼,臉上堆滿笑意,拱手道:“二位可要品一品這金陵獨一份的雲霧茶?”

見是拉客的小廝,林李二人對視一眼,便湊上前來,問:“敢問這位小哥,此處可有一位錦雲師太嗎?”

那小廝也不厭煩,依舊面帶熱忱,回道:“此處是棲霞精舍,有吃有住,有玩有樂,外頭人將這裡稱作人間小仙境呢!只是這日間人來人往,僧俗過客甚多,不知您要找的錦雲師太卻是什麼樣貌?”小廝言語間頗為自豪,似乎這棲霞精舍是一個了不得的所在,他忽的又道,“聽聞虎峰上有個慈悲庵,不知您說的錦雲師太是否在貴地,可惜我也是到此處不久,許多當地人物還不曾熟識,不若二位先喝口茶歇歇腳,隨後親去虎峰一探?”

二人行走多時,也屬實口渴,當下要了一壺茶,又要些茶點乾果,歇息了一陣,按照小廝的指點去尋那處慈悲庵。

方出棲霞精舍的外門,迎面一個月白錦衣男子撞上來,與李碧雲撞個滿懷,那人慌忙抬頭致歉,四目相對,有一片刻的慌神,李碧雲原本有些生氣,見那人實非有意,又一個勁道歉,便不再理會,攜了林方墨繼續趕路。

虎峰在棲霞精舍所處鳳翔峰的西北,錦雲師太早年遊歷江湖,見此處風景秀美,山間靈韻豐足,便在山下募捐籌建了慈悲庵,以做落腳之地,慈悲庵佔地不大,除了居中的祖師殿,所餘不過瓦舍三五間,庵內有錦雲師太收下的兩個徒兒,不過十餘歲,尚不經事,另有一個聾啞老嫗,平日裡做些漿洗灑掃,權當照看兩個幼徒,只因錦雲師太甚少在庵內坐禪清修,一年到頭有大半時間都在外遊歷,撇下兩個徒兒在庵內,若沒個經事的長者照料,怕是早就餓死了。

錦雲師太實是個奇人,她雖落身佛門,卻極愛道家玄法,生性好結交友朋,最是樂善好施,急公好義,又喜遊歷,經年下來著實有不少三山五嶽的好友,她本身也不僅僅修佛法,而是佛道雙修,尤其喜歡琢磨些在外人看來是旁門左道的玄術,一身道行不高,所修駁雜不精,但她樂在其中,旁人也不好說什麼。

林方墨跟李碧雲攀上虎峰,果見有一座嬌俏的慈悲庵立在山頭,輕叩院門,不多時從門縫裡擠出一個年幼的小尼姑,一身灰白僧袍,粉嘟嘟一張小臉蛋上眉清目秀唇紅齒白,看著一副喜慶模樣,卻並不笑,小尼姑裝著大人模樣給二人施禮,問道:“兩位施主有何事?咱們這慈悲庵並不接受外頭的香火,二位要求神拜佛,還請抬貴足去別處吧。”

“小師太,我是來找師父錦雲師太的。”

那小尼姑將眼睛瞪得溜圓,又問:“你是師父的弟子嗎?怎的除了我與淨塵師妹,師父她老人家還有別的徒弟?”她一邊說著心中困惑,一邊迴轉頭去又喊出個小尼姑來,也是粉雕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他小說相關閱讀More+

重生:嫡女被皇叔寵壞了

書消尋常

狀元又不是隻有你

高粱飴

團寵神尊有點忙,空間在手殺四方

曹米飯

逆天雲劍

茶佛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