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子依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0章 學成歸來,回眸已是人生,劉子依,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慕企華,在父母及家族的悉心教導下,在國內完成了本科教育,然後在國外完成了博士學業,學成歸國。
有了東西方文化的加持,企華出落得更加青春洋溢與沉穩內斂。舉手投足間,都充滿了文化的味道。也許家風如此,一向注重傳統文化生活方式的家庭,從小就對企劃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去國外學習,也是為了豐富人生的視角,需要從更高的維度上看待這個世界。
歸國後,先去拜訪了曾經的老師和師父們,然後走訪了很多地方,無論山區還是農村,無論城市還是山川,短暫的調整過後,入職了父親的集團公司。
低調從基層做起,隱姓埋名,從職場小白開始。也許是承中從小培養出來的商業視角,企華進步的非常快。以至於一年之內,輪崗了三個部門。無論到哪個部門,都做出了成績。
承中在這個過程當中,也是全權放手的,任憑企華的直屬上級調動,從不參與。他深深知道,剛開始多經歷些,對企劃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當然,企華也非常爭氣,憑藉自己的努力,一步步得到認可。在這個過程中,敢於提出自己的想法,敢於挑戰新的任務,敢於實現新的業績。
直到在第四個部門,他遇到了強有力的對手,同樣是初入職場,同一級進入集團公司的焦言丙。這個人呢從未出過國,在國內也是讀到了博士學位,然後進入集團科研部門。
兩個人,可謂是不打不相識,經歷一兩次競爭與挑戰,更好地認識了彼此,從陌生也走向了友情。
私下,兩個人經常約著一起運動,同樣喜歡爬山,喜歡戶外,喜歡大自然。一向不愛交朋友的慕企華,沒想到在公司會遇到很合得來的朋友。
無論是探討深刻的專業問題,還是討論前瞻市場的敏感度,都讓兩個人有了默契。企華感嘆國內的博士教育也同樣出色,有點惋惜沒有在國內讀了。當然了,焦言丙也是羨慕企華的國外教育背景,因為他想去奈何經濟條件不允許。
這樣兩個人,更加惺惺相惜起來。短暫相處9個月後,企華因為科研方向的細分,暫時與焦言丙分開,參與了不同前瞻性專案的實驗與調研工作。
沒想到這個專案,佔據了企華一年半的時間,才得以獲得小小突破,初步獲得市場認可。在壓力中前行,壓力處理好了,也是前進的動力。他感受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空缺,於是經常去大學聽一些商業課程,找到了一種新的角度,完善工作問題。
穿梭在校園裡,企華也獲得了青春的氣息。雖然他也不大,但是畢竟已經畢業了,經常來學校找一些教授啊老師啊探討科研問題,也是十分快樂的事情。校園,總是容易讓人放輕鬆,與年輕人在一起,自己也會年輕。
每一次來,都帶著問題;每一次離開,都帶著收穫。這就是校園的意義,這就是大師的意義。一所大學,因為有了大師的存在,才可稱之為大學。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